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代中国文化面对的时代性张力主要包括了两个基本的方面:其一,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主要是以历时性的形态逐渐呈现出来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在当代中国却是以共时性的方式被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上。其二,当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还没有能够充分享受现代化之积极成就的时候,西方则已经走向了“后现代”,并提出了“走出现代性”的主张。这就使得当代中国在面向未来的选择中面临左冲右突的两难困境。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更为清楚地表明: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开展中,全盘西化此路不通。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必须切实挺立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2.
后现代心理学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陷入困境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新维度和新范式。  相似文献   
23.
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一种建立在有机联系概念基础之上的鼓励历险和创新,推重多元和谐的整合性的思维方式出发,对作为现代性核心特征的"划一思维"进行反思和批判,对这种"划一思维"裹挟着消费主义大潮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霸道性的主宰进行揭露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自由为旨归的,追求"诗意存在"和"创意存在"的浪漫的后现代生活方式.作者强调,这样一种后现代思维方式虽然不乏理想主义色彩,但对于抵抗现代人对生存事实的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过度迷恋.视缺乏创意的生活,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的囚徒状况,不失为一种健康的选择.  相似文献   
24.
成人、教育在后现代视阈下有全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后现代对成人教育的理论界说,但此新理念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现代成人教育理念有其自身的理论发展源流,并在此基础上,有其自身独特的成人教育的教育图景。后现代成人教育理念、图景对我们发展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5.
艾丽斯·默多克是一位将传统的现实主义思想与后现代叙事手法进行调和的现代英国女作家。为了反映当代社会道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在现实主义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她采用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思想来探索人的主体性和真理、善和美之间的矛盾与关联。从她的人论入手,可详细读解她的作品中四个主要后现代叙事特征,包括语言与真理的悖论、语言与游戏的关系和反佛罗伊德的倾向,对理解和领会她的作品丰富的社会道德含义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6.
协商课程是一种实践性浓郁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它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协商学习而反对促动学习,库克与布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协商学习模式。批判教育学是协商课程的重要思想渊源。协商课程的后现代本质体现在:倡导动态的课程本质观,反对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反对二元对立的课程思维方式,彰显学生的课程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27.
关于数学教育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关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数学与教育的对立统一,具体表现为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数学人才的强烈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数学教育观念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数学教育的多种目标和多重功能之间的关系与矛盾;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应试教育的现实的矛盾;数学教育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和关系决定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28.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Whitehead an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ck G. Priestley 《Interchange》2000,31(2-3):117-133
Whitehead's contention that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hat it be religious has been widely overlooked by many of his adherents who have found it a difficult, or even embarrassing, concept with which to deal. But what did Whitehead mean by religious? In Britain there is currently a deep interest in what is being terme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education" which is itself to be seen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stmodern rejection of positivistic modes of thought which have dominated educational discourse in recent decad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itehead's own concept of religion both in his explicit academic work and in his assessment of what we might term, indirect education. It goes on to suggest links with other key thinkers, in particular William James, Soren Kierkegaard, and Ludwig Wittgenstein.  相似文献   
29.
文章讨论了文学文本经典化的原则,对描述后现代文化特征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辩析,并提出后现代文学文本经典化的条件。文章以《哈利·波特》等文学文本为例,进一步探讨后现代文学经典文本除了应具有“包容性”、“拆解性”、“通俗性”这几个互相关联的特征外,还应具有表达普遍适用价值观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30.
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后现代科学观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其主要观点,着重分析了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对后现代科学观应持有的辨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