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复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原料,因其产量巨大,长期以来被视为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质材料,但由于木质素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在预处理过程和工业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文章重点关注并归纳了近年来在木质素提取方法及工业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与新思路:在预处理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物理和生物技术,尝试了多种绿色环保的预处理手段;在工业应用中,随着人们对木质素结构认识的深入,很多新的结构性能得到了应用,为木质素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铁水包底吹喷粉脱磷预处理的技术。并从物料平衡、温降模型、及砖型设计等方面分析论述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电力系统故障录波文件的特点,提出一种全新的、无损的、压缩率高的数据压缩的方法。该方案根据comtrade的特点,将需要压缩的内容解析为数据基本信息、模拟通道数据和状态量通道数据三个部分,根据每部分自身的数据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数据压缩算法进行相应的数据预处理。根据预处理之后的数据的特点和字典压缩的分析能力,将预处理压缩数据再进行一次字典压缩,大大提高了数据压缩率。与该压缩方法对应有一套特定的解压缩方法,该解压缩的流程与压缩流程相反,是一个信号重构的过程,解压后最终得到的文件既是压缩之前的源文件,数据信息完全没有损失。本算法保证了故障录波文件的无损性和高压缩率,有利于故障录波数据的储存、传输以及数据重现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秸秆为底物,以牛粪堆肥为菌种,研究了酸、碱预处理玉米秸秆对其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均能使样品中含糖量升高,并且硫酸预处理的效果高于氢氧化钠;硫酸的最佳处理浓度为0.3%、时间为6-8h。但其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对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改良了一种针对浑浊易沉淀液体的总有机碳(TOC)检测方法(固体NPOC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优化了该方法中样品的预处理过程,通过实际样品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检测浑浊易沉淀液体样品TOC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此方法与标准液体的NPOC法均可用于可溶性葡萄糖溶液的TOC测定,其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测定浑浊易沉淀的不溶性淀粉标准溶液时,液体NPOC法所测定的值明显小于标准值和固体NPOC法的测定结果,且淀粉浓度越大,差异越明显;对样品进行盐酸酸化,其pH值低于4即可,总进样体积以200μL或300μL为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实训教学要求,设计了符合生产实际的铁水预处理喷粉脱硫冷态实验装置。控制系统采用一体化控制柜。选用PLC和紫金桥组态软件实现实训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了铁水预处理喷粉脱硫动力学模型。根据初始条件计算需要吹入铁水的镁粉重量、喷粉速度等,由PLC对确定好的过程参数进行控制。通过研制与开发铁水预处理实训模型,实现教学内容形象化、时空化,拉近课堂与实践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传统的农村雨水利用注重的是收集的雨水水量,相比较对雨水水质的安全处理做的不够。集雨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对当地居民健康损害严重,对其相应的前处理是后续深度处理开展的关键。集雨窖水前处理装置设备包括粗慢虑系统净水装置、水利旋流除砂器;处理构筑物有迷宫沉淀池;生态处理设施有人工生态系统;新兴的缓释消毒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集雨窖水的前处理有效的降低了深度处理的难度,并节约了窖水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算法图视开发系统中,算法必须按系统接口的规范书写,以便与其所建立的公共的图视系统接口。笔者提出了一种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算法预处理方法,即事件步分解方法。按传统方式书写的算法经过这种预处理后即能满足系统接口规范。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算法图视系统对用户的友好性,目前已在我们的算法图视系统中得到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固相微萃取法进行比较,介绍了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法(LPME),重点论述了LPME的原理、影响LPME的各种因素、LPME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Using SnxTi1-xO2 as carriers, CuO/Sn0.9Ti0.1O2 and CuO/Sn0.7Ti0.3O2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loading amounts of copper oxide (CuO) were prepared by an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uO/Sn0.9Ti0.1O2 and CuO/Sn0.7Ti0.3O2 were examined using a microreactor-gas chromatography (GC) NO CO reaction system and the methods of BET (Brun- auer-Emmett-Teller), TG-DTA (the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H2-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conversions of Sn0.9Ti0.1O2 and Sn0.7Ti0.3O2 were 47.2% and 43.6%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to 95.3% and 90.9% at 6 wt% CuO loading. However, further increase in CuO loading caused a decrease 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he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and pore-size distribution curve of Sn0.9Ti0.1O2 and Sn0.7Ti0.3O2 represented type IV of the BDDT (Brunauer, Deming, Deming and Teller) system and a typical mesoporous sample. There were two CuO diffraction peaks (2θ 35.5° and 38.7°), and the diffraction peak area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uO loading. TPR analysis also detected three peaks (α, β and γ) from the CuO-loaded catalysts, suggesting that the α peak was the reduction of the highly dispersed copper oxide, the β peak was the reduction of the isolated copper oxide, and the γ peak was the reduction of crystal phase copper oxide. In addition, a fourth peak (δ) of the catalysts meant that the SnxTi1-xO2 mixed oxides could be redu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