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晚唐著名文学家卢肇的文学作品与书法理论中体现出"尚实"的审美取向。卢肇"尚实"的文艺风格是对客观之"理"的探索与研究,主要表现在探索天文自然规律、艺术表现规律两方面,并以文学修饰的方式将理性的客观规律理论用赋的文体将之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卢肇为文为艺的艺术实践与科学探索中得到极为完美的体现,这同时也是卢肇实学美学文艺观的主要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32.
宋太祖于乾德三、四年间所说的“宰相须用读书人”并不能视为他对文人的真正重视。相反,无论乾德三、四年之前或之后,宋太祖对文人均表现出较为轻视的态度。这主要是由整体文化水平的低下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33.
古文小说即渗透了古文的意趣与笔法的小说。在清末民初,受国粹思潮的影响及骈文小说的刺激,古文小说的发展呈现出十分繁兴的态势。当时的古文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在题材、主题或叙事模式上趋向新变,其中有的作品堪称现代小说的先声;一类则在意趣及写法上秉承了传统,其中产生了复古意味甚浓的古文体传奇和初步呈显自叙传小说特质的作品。由于作品的纪实和载道功能被有意识地强调,清末民初的古文小说在发展中出现了过度向古文靠拢的弊端。  相似文献   
34.
严光的再塑造与宋代隐士典范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重建内在精神信仰依据的社会转型,宋代需要重新建构符合时代隐逸精神要求的、新的隐士典范。由范仲淹提倡开始,确立了以严光为典范的新的隐士范型。有宋一代士大夫,虽然有着不同的政治立场、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却对以严光为隐士典范取得普遍共识和认同。而严光这一新的隐士典范的确立,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和参与建构了宋代对于人格、道德、气节不断强调和强化的社会普遍话语。  相似文献   
35.
学人传记,当代传记文学横跨两个世纪的一大壮丽景观.通过对学人博大精深的学问、高风亮节的人格、悲欣交集的生活的展示,可以集中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优秀的学人传记,既述其"学",又传其"人",将学术与人物两条线圆熟地融合在一起,洋溢着一种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相似文献   
36.
[目的/意义]探讨学者关联数据集的定位及其构建方法,以期为学科发展、学者评价与信息共享利用提供便利。[方法/过程]在阐释现有机构知识库内涵基础上,分析学者关联数据集之功能特点,并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为例,通过开源软件D2R发布该领域学者的关联数据集。[结果/结论]学者关联数据集不同于机构知识库,它以所属学科领域的学者为数据起点,以网罗一切相关信息资源,并以完全开放、关联与共享的方式提供知识。在学者关联数据集的构建与发布过程中,重点需克服实体URI定义、作者重名、专著与网络学术记录难以采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7.
较早形成的中国古代读书环境,以及明清时期独立的书房,与中国古代园林相融共生。古代书房清简古雅、自然恬静的氛围,与文人园林意求隐逸、描绘天人合一的理想色彩一脉相承,共同体现出古代文人淡泊宁静的旨趣和超尘脱俗、崇尚身心自由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38.
环境史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学者青睐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拟分三部分对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国外环境史所进行的研究进行初步梳理,分析其成就和问题。  相似文献   
39.
论清代云南彝族学者高奣映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奣映诗歌题材广泛,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抒发忠君爱国的情怀;对统治者穷兵黩武行径进行批判;抒发热爱家乡本土的情怀,赞美云南壮丽的风光;抒发高尚的情操,赞颂有功于云南开发的有功之臣。其诗歌不刻意雕琢,而是“山鸟鸣春,谷虫应候”,随口而出。然而高葫映又是一位学者,其诗歌又充盈着思辨的色彩,有的诗句中往往杂夹着历史、文化、哲学等专业名词。而显得不够通俗。  相似文献   
40.
论文化的本质及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外国文化·导言》的一部分 ,论述有关文化理论问题。文化在本质上是应付生存压迫的策略和手段 ,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 ;人的精神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对主客关系的不同理解是产生不同文化形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