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0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教育   12147篇
科学研究   1134篇
各国文化   168篇
体育   1207篇
综合类   1046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9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821篇
  2013年   993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331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939篇
  2008年   1051篇
  2007年   1307篇
  2006年   1226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939篇
  2003年   877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以分数为目标、对教学内容理解表面化和教学设计无基本章法是造成课堂教学平庸、低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关注优秀课的表现形式与评价标准的同时,更应关注优秀课成长的基础、过程与方法。超越应试是优秀课的基本要求与历史使命;理解数学是教学设计与优秀课成长的基础,而好的教学设计框架则是优秀课成长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953.
求知的欲望,自由的思考,是创造的必要条件,也是走向创造的充分条件。创造教育也就特别要关注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欲望,并为他们创建必要的自由思考、自由争辩、自由讨论的条件。  相似文献   
954.
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决策者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能否在心灵中播下生态道德的种子,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这场触及人类心灵的思想变革中,以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青少年德育,理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主战场。虽然在我国青少年德育内容中作为社会公德之一,环境道德教育也在不断加强,但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只停留在环保知识、环保行为教育的层面,显得隔靴搔痒。如何上升到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的高度,引导广大青少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55.
日本新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与理科课程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新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高中阶段的理科课程设置结构、课程类型、修业方式均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新设了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理科课题研究两门综合性的课程,而且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各科课程的目标、内容构成以及学习方式也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6.
基本医疗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本文从青海省实施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这两项制度在管理机构、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这两项制度衔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57.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以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构成的根本性和实质性标准,运用实质标准和推理建构出平面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但这种体系存在犯罪客体虚无化以及主客观方面的断裂等缺陷,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人权保障的理念。因此,有必要引入德日三阶层递进式的犯罪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958.
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物理系统,从其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角度讨论,则系统的存在和延续,要受到生态、技术和文化的多重约束.一个文明社会的延续需要满足三个前提:足够的生态资源提供其生存所需(生态前提);足够的牛产力水平使其能够获得所需(技术前提);还要有足够智慧的文化,使其能够与所处环境和谐相处,保障文明存在生态前提(文化前提).在发展的社会系统模式中,社会规模、生产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变化之中,需要输入更多的自然资源,从而输出更多的垃圾.最终导致生态前提遭到破坏.工业文明与文明持续的文化前提有着内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959.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福利化转型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为主导模式的根本转变、基本地位的显著提升、政策目标的重大调整、财政投入的迅猛增长、保险范围的急剧扩大、保障程度的大幅提高以及实施方式的强制变革。这些转型的发生受到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政策和理论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启示意义是应循序渐进地推动农业保险的福利化转型、应恰当选择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应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农业保险的拉动效应、应适时推出福利保障性农业保险新产品、应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实施方式的强制性变革。  相似文献   
960.
"无犯意则无犯人"是近代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格言,体现出了罪过原则在犯罪认定中的基础性地位。但是罪过原则作为犯罪认定的基本原则却不能应对公害犯罪中主观方面难以认知与查证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惩治公害犯罪。在对严格责任进行合理中国化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我国的公害犯罪认定中引入严格责任,亦有必要对严格责任的适用做出科学合理的限制,以防严格责任被滥用从而使对公害犯罪的打击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