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对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借鉴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从黑龙江垦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要求出发,对垦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生产手段和市场体系两方面提出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框架体系和战略对策,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导黑龙江垦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2.
清初流民潮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即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灾荒饥馑与兵燹。顺治朝禁止内地民人开垦蒙地是为了让流民尽快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垦复荒地 ,使“差赋有出”,这与清廷在内地推行的“劝垦”政策并不矛盾。清廷封禁蒙地的前提和着眼点是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宁辑边疆”,从这一点出发 ,使得其对内地流民的政策呈现出禁止——有限制地开放——再禁止的特征 ,其中不乏民族隔离的意图 ,但更表明了其对蒙古各部的关注  相似文献   
73.
清末,清朝政府为支撑垂危的王朝,在全国实行“新政”的同时,在内蒙古打出“移民实边”的招牌,肆行掠夺和兼并土地,对以归化城为中心的蒙古地区实行全面放垦,造成了“蒙民失地、汉民失租”的后果,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鉴于菌根技术作为一种生物新技术对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综述了菌根及其在植物生态系统中作用、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及菌根生物技术在生态修复中应用现状,提出了菌根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研究动态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5.
西汉开创了屯垦戍边的千古之策,这种亦兵亦农、兵农结合的屯垦戍边形式,不但成为西汉政府应对边疆游牧民族侵扰、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形式,也是其经略西域,奠基大国威仪的战略选择。西汉首开西域屯田之功.大开移民戍边之风,为国家西北边疆安全和地区稳定及以后历代中央王朝进行西域屯垦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其战略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76.
明代,贵州建省,黔中地域发生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化。大量军队留屯使贵州社会得到稳定,徙民屯田缓解了贵州地广人稀的突出矛盾,募盐商在卫所附近设商屯改变了贵州封闭落后的社会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儒学教育兴起,科举选士制度得以广泛推行,涌现出许多刚正清廉的土著官员。随着知识阶层的扩大,也涌现出许多土著的诗人和散文家。佛教、道教在黔中地域传播的范围扩大,出现了许多佛寺名山和有名的道观。黔中地域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初步繁荣起来,为今日的屯堡留下了迷人的遗韵流风。  相似文献   
77.
根据近40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灾害、植被与土地利用变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干湿、极端旱涝等的变化特征,以及历史农耕发展对土地覆被的改变和垦殖率变化的总体趋势;并从长期变化视角简要讨论了这些变化与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决口改道的宏观关系。主要结论有: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与干湿呈显著多尺度周期波动,且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干湿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极端旱涝发生频率存在阶段性差异。至公元初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已被开发为一个垦殖范围与今相近的农业区,其自然植被分布极为有限,且其后的农耕垦殖强度虽有大幅波动,但总体呈增加趋势。上述因素变化相互交织影响了黄河中、下游水沙输送平衡、河道淤积和河床稳定,是引发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重现“筑堤—淤积—悬河—决口改道”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些认识可为进一步科学理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下游地区河流安澜的关系提供历史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78.
霍邱县水门塘是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皖西地区古代3大水利工程之一。清代霍邱水门塘的水利管理,实现用水者在维修和灌溉管理等方面的充分参与,体现出一定的民间自治性质。其在实际运行中,以水利灌溉利益为纽带,借助地方官府的支持而发挥着有效管理作用,维护正常的水利秩序。  相似文献   
79.
不了解“品式”制度 ,治史者把北魏以“均田”名义制订的“户籍样”误解为国家向农民分配荒地的法令 ,提出了“均田制”的说法 ,严重曲解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本文剖析了“均田制”解说中一些根本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80.
文章以钢铁行业污水回收利用为系统设计目标,将钢铁企业的节水工作从水源、管网、生产工艺、污水处理和回用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系统工程,将污水资源化,设计并完成提高企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及减少污水排放的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