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4250篇
科学研究   20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94篇
综合类   376篇
信息传播   1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重点就是要不遗余力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这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发挥民族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其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等方面出发,就数学教学如何培养民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92.
本以1980-1999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加合作国际课题组,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等组织对高校女教师的现状调查数据,通过分析认为高校女教师参与状况不佳的原因在于进取意识的薄弱,提出要使高校女教师充分参与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女性主体意识,树立进取意识。  相似文献   
93.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当中 ,张君劢是少数几位直接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人物之一。张的近代化构想涉及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构等多方面。张始终把近代意识的养成即人的近代化视为国家近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但缺少对于社会根本改造的应有关注。张在主观上力求探寻一条既不同于英美式的又不同于苏联式的“第三条”近代化道路 ,实际上并未越出英美式的近代化模式。张所追求的仍然是一种英美式的资产阶级近代化。  相似文献   
94.
东汉草书艺术的演变及其精神内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末至东汉中后期,草书体确立,并由为交流而书写的实用工具升华为一种以审美为最高目标的艺术。这一由实用到审美的演变,不仅标志着中国艺术的观念由非自觉到自觉的飞跃,而且蕴涵了东汉士人精神世界中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和艺术精神的萌生。这一变化,与东汉时期社会思潮的兴替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
通过分析目前足球的发展现状,结合作者多年实践,提出了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快速传接球的培养。  相似文献   
96.
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和走访调查3种形式,对福建省12所健身房1000名健身女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较为全面地了解新时代女性的健身意识、自然情况、锻炼效果、锻炼习惯、锻炼方法等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明,现代女性健身意识较强,锻炼效果良好,但缺乏健身常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97.
新时期,随着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人性、人道主义逐渐得到重视。文学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社会意识形态需求,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文学理论的书写视角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从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也可看出,只有尊重个体、追求主体的本真存在以及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整体性解决,中国文学发展才会少走弯路亦或避免错误——这也是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8.
在长篇小说《结婚》中,师陀以结婚这一主题为脉络,展示了租界化上海的独特层面。《结婚》和上海租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揭示出租界深层的文化特性,并且渗透着殖民的因子,这些都凸显出师陀的文化立场和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9.
从剖析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现状入手,提出中国画教学引入传统的文人画意识。通过梳理"文人画意识"概念,找出其在当今中国画教学中的意义,并就如何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中运用传统文人画意识提出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0.
中唐女诗人薛涛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其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爱情观、独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