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宋朝以后,由于文化趣味的过度精致与颓废带来了男性身体的集体衰弱,在元明戏剧的推波助澜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形象成为古代男性身体的经典形象.<水浒传>以虎虎生风、粗犷豪放、充满阳刚之气的李逵式的力量型身体,对这种文弱的书生型的男性身体形象进行了颠覆,将男性身体"阳"的属性张扬得生动而又嚣张.但这种颠覆只是一种美学上的颠覆,是一种审美乌托邦.  相似文献   
92.
《金瓶梅》:对传统仪式信仰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以现实为题材,演示的是世俗的枭雄,为的是酒、色、财、气:通过以家喻国、以血缘伦理喻政治伦理,在诸多的仪式叙事中,对父子、夫妇、兄弟、姐妹、主仆乃至神灵的信仰进行了"反讽"或"戏拟"式的摹画,完全颠覆了传统仪式的内涵,从反面说明了身不修则家不齐以致国不治、天下不平,唱的是一首劝惩之歌。  相似文献   
93.
《青春之歌》一直被认为是中性文本,是革命文学。此文认为该小说是女性作家在特定时期的写作策略,是在革命宏大叙事中获取话语权利的权宜之计,是一部具有女性意识的潜文本。文中处处可见对男权中心地位的颠覆,对父权的反抗,也有对男权话语的解构。小说主人公林道静个人解放之路与民族之路的结合,预示着革命的胜利,也昭见林道静个人成长的完成,自由的获得。  相似文献   
94.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系统。在提出生态系统变革式演化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索成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变革式演化的过程机理与竞争优势的转换再造。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自身身特性因素共同驱动变革式演化,演化过程表现为形成变革共识、推进变革行动和创造性颠覆,并由系统底层个体力量或高层领导者战略主导推动,演化再造了适配新产业环境的企业内部异质性资源能力差异和外部协同关系差异。  相似文献   
95.
媒介介入诗歌已是事实。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介的发达使得诗人及其创作处于泛媒介场域的范围内。传统意义上的诗人身份随之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颠覆,成为一种传播学视野中的诗坛现象。大众媒介的介入不仅模糊了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界限,也使诗歌创作者进入写作空间的自由而精神不自由的尴尬境地,而且诗歌创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另外,诗人精神领袖的地位也被无形的消解,等等。对此,诗人又将何为呢?  相似文献   
96.
“母亲”这个词语经过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几乎已经同一为“伟大、无私、慈祥”的能指,而母亲形象在人类的文学殿堂中也共同具有着极其光辉的神性色彩。到了20世纪,张爱玲以冷峻的目光,重新审视母亲形象,剥去其温情脉脉的面纱,批判性地颠覆母亲神话。张爱玲从小母爱事实缺席的成长经历,使她形成了乖戾的母爱观。她在作品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人间无爱的苍凉哀音。她笔下的母亲形象也一反传统的圣洁美好而变得冷漠残忍.而缺少母爱的儿女们则是“一级一级,通向没有光的所在”。母爱缺失性体验使张爱玲作品有着强烈的审母意识,不仅使现代文学的母亲形象更为立体化、人性化,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时期“恶母”形象的塑造具有先导性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