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21篇
科学研究   20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4 毫秒
81.
“形容词+双音节名词”构成的“1+2偏正形式”在汉语中很常见。文章运用“词汇的完整性”原则。通过区分“句法词”和“词汇词”得出结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1+2偏正形式’’的是以短语的生成方式所造的词,既有词汇特征。又有短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82.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以形制意.文章具体分析了意合、形合在汉英语言中的种种现象,并试图说明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综合思维和模糊思维是汉语意合趋向的根源;形合特征则是西方民族依照原子哲学观和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做出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83.
王静丰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3):45-46,71
取得类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中的一类。双宾语句看似简单,但是内部逻辑关系复杂。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见仁见智地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借鉴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主要是句法、语义层面,也涉及一部分语用),并结合配价理论对取得类双宾语句做出了细致、综合的分析,力求对其组成成分及结构关系进行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84.
句法平面上的歧义是由语法上的原因造成的,不同原因造成的歧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分化,文章主要谈谈不同的语法分析方法在歧义分化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5.
数词的重叠     
数词的重叠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语言学界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来对数词重叠的形式、句法功能、语法修辞意义进行全新的阐述,以期对数词重叠的研究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
古汉语中数词与动词结合表示动量时,有三种句法功能:状语、谓语和补语,数词在这三种句法位置上的表义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由于"数+动"结构在表动量时的模糊性,促使一种新的动量结构——"动+数+量"的出现,而这种新形式恰恰是在"动+数"这种语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87.
英译摘要时进行略译要讲究方法,否则极易使原文本意义有失。参考《建筑科学》23卷2期中的论文摘要汉译英文本,整理其中的略译实例,可得出:在句法层面,词汇蕴含、词汇取舍、修辞格和句式转换等途径是英译摘要时略译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uitability of static analysis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abstract syntax tree (AST) for the automated assessment of early/mid degree level programming. Focus is on fairness, timeliness and consistency of grades and feedback. Following investigation into manual marking practises, including a survey of markers, the assessment of 97 student Java programming submissions is automated using static analysis rules. Initially, no correlation between human provided marks and rule violations is foun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y, and considers several improvements to the approaches used for applying static analysis rules. New methods for application are explored and the resulting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a second exercise with 95 submissions. The results show a stronger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anual assessment, whilst retaining advantages in terms of time cost, pedagogic advantages and instant feedback.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 assessment and static analysis approaches and highlights several potential pitfalls of simplistic implementations. Finally,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static analysis approaches are appropriate for automated assessment; however, these approaches should be used with care.  相似文献   
89.
单句中语气词能出现在以下句法位置上:主语和谓语之间、状语之后、述语和宾语之间、述语内部、述语和补语之间、双宾语之间、双重定语之间、名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动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形容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句子特殊成分之后。句中语气词的使用受语体因素的制约、结构的制约、音节的制约、口气的制约。句中语气词并没有表达语气的功能,只有预示停顿和表达口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文章根据历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部分作文,分析了母语干扰在句法方面的种种表现,如省略、一致、词序等,以期引起外语工作者对母语干扰的重视,并对外语教学有所帮助,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