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96篇
教育   6106篇
科学研究   82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69篇
综合类   63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714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利用学生的各科会考成绩,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共计9门课程,使用因素分析方法对“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高考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门课程可以科学地分为三类:“文科综合”包括历史、政治、地理三门课程;“理科综合”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三门课程;另外三门课程数学、英语、语文可以看作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需要学习和考试的课程。这恰好与“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高考方案相对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从<易经>的时间、作者、三进制再发现的意义等十一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东方辩证法>一书的新发现.17世纪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最早发现了易经中的二进制,该书则揭示了三进制与二进制关系之谜:加上0为三进制,去掉0即二进制.牛顿用计算证明了万有引力,该书作者张今也是通过计算发现了周文王<系辞传><说卦>中的运算规律.  相似文献   
63.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深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 ,更要研究怎样切实有效地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64.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三个代表”理论的贡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作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理论之树,“三个代表”是指导新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建设的战略性纲领。  相似文献   
65.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有专长"的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及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6.
人才流动和企业人才稳定都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国有企业稳定人才很有必要,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稳定人才机制。当前国有企业稳定人才必须解决人才观念、经营体制、领导方式以及正确处理减员与增效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7.
运用Minkowski不等式和其他不等式,研究了正项随机级数的敛散性,给出了正项随机级数收敛的两个定理,并推广了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68.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应以邓小平理论“三进”为核心,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4教育,这就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加强网络战线制控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网的“红色”基调。  相似文献   
69.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主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本文在阐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上,就高等学校和地质战线进行荣辱观教育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0.
“礼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许多人心中它充满了贬义,成了封建专制和缺乏人性的家规、纲常与说教的代名词。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只有将“三纲”与“五常”、“三从”与“四德”区别开来,才能发现先秦礼教与封建礼教的区别,弄清其本来面目,发掘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