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6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教育   6978篇
科学研究   250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08篇
综合类   69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891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1073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807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743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41.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运作机制与管理模式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广东工业大学的多个校区馆现存的管理模式状况的调研,论证如何实现多校区馆的运作机制与运作模式的优化,提出适合多校区办馆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2.
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图书馆赖以可持续发展的人力基础,在经济发达和经济不发达的分析平台上展开对此问题的讨论,意在找出一种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逐步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难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43.
信息资源共享的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和实践历史,认为市场竞争是信息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介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竞争的现状,对用市场机制引导信息资源共享提出五点策略。  相似文献   
44.
高等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质量的保证依赖于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及其有效运行。一个有效运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既能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督、考核,又能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在总结目前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的经验基础上,从管理、监控、预警、激励等4个方面对建设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5.
三线典藏制度与动态典藏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玲  叶艳鸣 《图书馆杂志》2004,23(11):35-37,39
本文探讨了三线典藏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全新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并指出动态典藏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三线典藏制度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46.
丰子恺对于现代机械文明的看法,正构成他现代性反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梁启超等启蒙知识分子的看法不同,铁路、火车一类的现代机械文明在丰子恺的文化视野里,并非就是进步的象征:相反,从现代机械对人性的挤压中,丰子恺看到的恰恰是现代机械"可怕"的一面.<病车>一类的漫画,正是从艺术的角度,阐释了作者这样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7.
信息化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变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百年来,我国图书馆的业务经历了由近代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转变机制来看,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的转变主要是靠他变机制的力量推动。我国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整体变革,应从建立国家图书馆事业管理及协调机构、形成大的图书馆事业集团、优化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部门入手,推进管理模式变革。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48.
论高校图书馆人才管理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流动机制与动态管理对高校图书馆人才管理的平衡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人才管理动态平衡的模式与具体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9.
本文结合汕头大学OBE-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对工程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进行了再认识,建立了由课程教育体系,去"非工程化"实践教育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统筹发展体系等构成的融合创新体系模型。基于体系构成与逻辑的分析以及新工科纲领性文件研究,指出新工科内涵式发展本质要求在于教育系统对新需求响应的快速性与定位精准性。结合新工科范式转换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教育系统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这些分析有助于厘清新工科发展理念中的模糊界限与争议,更重要的是为指导新工科具体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0.
在学术国际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教师发表SSCI和A&HCI论文进行激励。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和学术评价两个层面。从对国内某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深度访谈的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持不同意见,虽一般不反对对国际发表进行物质奖励,但他们对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高校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理解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