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黄侃日记>等材料,纠正<太炎先生轶事简述>中章太炎接受国民党中央党部一万元的误述.  相似文献   
52.
潼关号称“天险” ,其地南倚秦岭 ,北俯大河 ,控扼东西交通 ,是关中的东大门 ,历代为兵家所重。本文从山河形势、交通地位和唐代战例等方面进行述论 ,以明潼关的军事地理价值。  相似文献   
53.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在中唐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发生有其客观现实原因。在“古文运动”中,他们提出的古文理论主张主要有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等,这些文论主张内涵丰富,理论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54.
宋哲元与冀察政务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哲元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后 ,首先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人事进行调整 ,在以后的对日交涉中虽有一些妥协和让步 ,但抗日御侮、维护统一仍是其政治活动的主流  相似文献   
55.
周远斌 《滨州学院学报》2006,22(1):30-32,37
古今对“慎终追远”章的解释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尽哀尽礼治丧解“慎终”,以尽敬尽诚祭祀解“追远”,以“君能行此二者”,“下民化之”,其德归厚,解“民德归厚”。但若结合当时的文化语境细究起来,就会发现这延续了两千多年之解释的不当。经考证,“慎终”应指德行善举的一而贯之,有始而能终;“追远”指行仁之道,“死而后已”;“民德归厚”指民众若能做到“慎终追远”,自会德性复归于先前之淳厚。  相似文献   
56.
作为思想家,孔子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财富,在文学理论方面最重要的成就是“兴观群怨”说,该学说是他对诗的功能的系统总结,并且成为后来许多学说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57.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写的一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与柳宗元当时的思想状况、生活体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组连续性的山水游记中,作者借助生动鲜明的山水、草木、游鱼等形象,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的高尚品格和不畏挫折、奋发向上的鲜明个性,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58.
《诗品》重视怨诗,在钟嵘眼里,同是怨诗,因为诗人个性与经历不同,其“怨”的内涵就不同,因此造成其诗歌品藻之高下和怨情之丰富,通过对汉代怨诗的解读,说明他是如何继承与发扬我国古代诗学这一理论的。  相似文献   
59.
千山龙泉寺"法水常流"摩崖石刻作者款识向有思元思九说,今对照古今书家元、九两字的书写异同,并对照思元(裕瑞)书法风格,最后释定为思元.在当代千山研究著述中,亦有思元即清末龙泉寺僧思源说.经过钩沉检索史料,最终确定龙泉寺"法水常流"摩崖书丹者非龙泉寺僧思源,而是清代宗室裕瑞.关于"法水常流"书写时间,文章结合裕瑞被圈禁沈阳的时间及期间行状,厘定出裕瑞可能书写"法水常流"的两个时间段.同时结合裕瑞在道光二年(1882)为中会寺书写匾额的行为,提出"法水常流"的书写时间可能在清道光二年(1882).  相似文献   
60.
<唐文粹>与<文苑英华>均为编纂于北宋初年的文学总集,后人往往以为<唐文粹>是"铨择"<文苑英华>而成.从两书的编纂时间、过程,编辑体例及入选作品,文字校勘等三个方面证明<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之说是一种误解,说明<唐文粹>在后人收集和整理唐代文学和校勘诗文方面的重要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