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2407篇
科学研究   1127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325篇
综合类   315篇
文化理论   69篇
信息传播   74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1112篇
  2013年   1012篇
  2012年   1170篇
  2011年   1376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089篇
  2008年   1306篇
  2007年   1049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的特点决定了范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但范例使用时机的不同往往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下面笔者以多次备课的方式对比反思了前后两节课的设计与教学效果,归纳总结了其中的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82.
不同动机对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不同。内部动机有利于个体专注于创造过程,外部动机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创造意图,二者均可促进创造力。与控制性动机相比,自主性动机为个体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允许个体以更为发散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创造力。趋近动机可增强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促进创造力,回避动机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增强个体的坚持性亦有利于创造力的提升。亲社会动机使个体跳出自身视角的局限,增强其观点整合能力从而促进创造力;反社会动机则可能带来对规则的破坏感,进而易化创造性思维。责任动机、联合动机和权力动机对群体及群体中的个体的创造力有着积极影响。未来研究应分析多种动机对创造力的整合或交互作用,探寻动机作用于创造力的共有机制。  相似文献   
83.
具备创造力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标志,学校教育是培养高职工科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高职工科类学生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4.
从两个方面简单阐述了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通过环境创设、系列欣赏和触觉感受,结合游戏、比赛、展览三大模式,共同促进幼儿对衍纸艺术美的体验,引导幼儿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衍纸的秘密,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6.
<正>一届学生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谈谈己的几点看法.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8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教育的改变将是根本性和颠覆性的。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新型互动方式中个体自我必然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心理特征。目前对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教育技术的研究需要摆脱技术的视野,转向对教育技术的主体——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研究。本文拟从社会互动入手,分析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互动中个体人格所呈现的馈赠和分享精神、协同合作精神、利他行为增多、扮演他人角色增强的新特征,以期为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的外语教学设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8.
陈惠德 《教育》2011,(3):56-57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人们早就将教育的竞争提前到了幼儿园,学生探究、提问的兴趣和欲望在幼儿园、中小学阶段被大大地削弱,而记、背标准答案,竭尽全力获取分数,成为目前主要的教育导向。这些,恰恰是钱学森生前最为担心的——“对知识没有兴趣,继而丧失独特的、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
祝瑞松 《江苏教育》2014,(19):62-63
<正>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发展是学校各个要素系统有序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在提升学校教育成效、促进学校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立校的根本目的是在先进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发掘并重组各种资源潜力,有力促进整体与个体间的充分、自由、全面的和谐发展。对一所新建学校而言,在发展初期,当群体之间仍处于相互磨合阶段,学校文化对群体内在价值观的引导,对群体行为的规范,对个体心理的微调,都发挥着显  相似文献   
90.
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对其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教育观念,家长的过分溺爱等因素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从教师和家长等方面提出了提供幼儿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幼儿的"求异精神"以及为幼儿营造民主愉快的氛围等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