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育》2010,(9):13-13
互动式儿童科普活动作为中国科技馆引进的德国互动教育活动“巴斯夫小小化学家”的内容,以倡导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宗旨,鼓励孩子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护环境。从8月3日至11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32.
正在遥远寂寥的中缅边境线上,除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界碑凌然而立,还有一条条图文并茂的科普画廊铺展开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来没有像当今这样全面影响着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有强盛竞争力的根本标志。世界各国在争夺科技人才的同时,均重视科学普及和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为推动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国务院批准,自2001年起,科技部  相似文献   
33.
<正>他是中国多项科普事业的开创者,他是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设立60余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75岁的他至今仍默默耕耘,写下了他科普人生光辉的30年。他第一个率领他的团队将"科学中心"理念践行于中国,他第一个发起在全国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他就是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教授一一个不折不扣的科普达人。2014年4月9日,李象益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为我们讲述了他的30年科普故事。  相似文献   
34.
《科协论坛》2014,(10):9-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和刘奇葆、李源潮、郭金龙、韩启德等领导同志,9月20日上午来到中国科技馆,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刘云山指出,科技进步重在自主创新、贵在全民参与,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技知识,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5.
王洪鹏 《学会》2011,(12):54-56
<正>2010年8月到2011年7月,我参加了中直机关第13批支教挂职志愿服务队,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学任教,并挂职担任西柏坡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年来,在中直机关团工委的领导下,得到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西柏坡师生、西柏坡老乡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牢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严格履行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社  相似文献   
36.
简讯     
《科协论坛》2013,(10):48-48
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科技馆在科普部直接指导下,紧扣主题、精心准备、突出特色、措施得当,确保了北京主场活动、网络科普宣传和全国各地科普日活动顺利、有效开展,持续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中国科技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融入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大格局,为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贡献新力量。(中国科技馆)  相似文献   
37.
《中国科技奖励》2006,(8):58-58
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第三届《园丁奖》,于2006年7月16-18日在贵阳市贵州省博物馆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作品展评会”中颁奖。科技部政策法规司李普副司长、中国科协科普部王慧梅副部长、中国科协学会部赵小敏调研员、王渝生副理事长、贵州省科协党组书记肖伦祥等主办、承办单位的领导与科技教育专家参加了“展评会”。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教育报、光明日报、大众科技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十几家新闻媒体对本届“展评会”进行了新闻报道和专题采访。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336项优秀作品参加了展示活…  相似文献   
38.
“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建设中国科技馆,这是中国科协对新馆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积极主动地“请进来”,成功举行了两次新馆建设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之后,如何在新馆建设十分紧张的工作安排中利用各种机会“走出去”,多看多学习,使新馆建设队伍具备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一直是新馆建设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科技馆的建设与运营已进入新的阶段,以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和部分经济发达省市为代表的建设规模在6万平方米的特大型馆、以省级馆为代表的建设规模在4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馆以及地市级馆为代表的建设规模在3万平方米左右的中型馆的格局正在初步形成,在规模、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推动我国科技馆事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
《科学中国人》2022,(7):26-26
2022年4月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学勇率调研组到中国科技馆,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一同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