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30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眭平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5-28
科学发现史中的争论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但本文着重探讨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科学争论的界定、类型、特征,以及科学争论在科学活动中的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52.
一定的理论思维是一定历史时代的实践产物。不同的理论思维总是对应着不同实践基础,适应着不同时代背景,是在不同历史实践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思维之花。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思维方式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从斗争论向和谐论的转变,正是在从革命到建设的时代背景转换和实践要求基础上发生的。这种理论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53.
但也有许多选手是击球时吼叫的拥护者,莎拉波娃说,自从踏上网球场的第一天起,这就是她的一种习惯,她在比赛中的尖叫声最高达到101分贝,德布里托的叫声更是达到惊人的109分贝——狮子的叫声大概也就是110分贝。塞·威廉姆斯说过,她在比赛中不会故意吼叫,但有时会随着比赛走势,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而目她说对手的吼声不会干扰自己的发挥。  相似文献   
54.
《中国青年报》报道: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2》近日在中国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5日,上映9天的《功夫熊猫2》票房已经突破5亿元大关。引起人们关注的,一方面是电影的热映,另一方面却是由电影引发的争论。  相似文献   
55.
培根式归纳作为一种科学方法通常被认为具有如下特点:1.以大量经验事实为基础;2.渐进式获得普遍性逐步上升的结论;3.“忽视”观念、猜想或假说的作用。针对培根式归纳的这些特点,穆勒、耶芳斯和波普尔等人对其进行了批评,而惠威尔、内尔和莱欣巴赫等人则为之进行了辩护。讨论这一争论目的在于更为清楚地认识培根式归纳的特征、作用和局限。  相似文献   
56.
<正>一、什么是课堂争论法国哲学家巴什拉(1940年)将"争论"定义为当两个人观点抵触时,两者期望理解对方,把寻求真相作为争论的最终目的,而非产生共鸣。因此,可以认为,课堂争论,是建立在稳定认知结构基础上的观点交锋,是学习过程中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与讨论、辩论一样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要求学生倾听、思辨的活动。课堂教学讨论、辩论的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的,争论则常常是学生自发产生  相似文献   
57.
58.
媒体点评     
姚眉  王波  赵小平 《传媒》2003,(5):12-12
不必要的媒体争论 某报去年12月10日刊登文章称,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英雄”这个概念应该扬弃了。“英雄”就是“英雄”,它不需要“民族”这个前缀。 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着共通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一种稳定的群体。随着历史上民族与民族利益之间的冲突,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出现过许多次民族之间  相似文献   
59.
二、对训练分期问题的几点认识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促使比赛次数增多是对训练分期理论争论和质疑的外部客观条件,但对传统分期理论予以否定的原因,是在于比赛次数增多后增加了训练操作的难度,以及如何使训练过程各个环节与各种内容有机结合以适应比赛而造成的困惑。我们认为有关训练周期划分的争论和操作中困惑的原因是因为:(一)对原有理论内涵的认识存在着偏颇分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学者奥卓林认为:“对划分周期问题展开的讨论,仅仅是有些人对它的理解变化无常。”列·巴·马特维耶夫在第十一届亚运会科学大会所作报告中,对有关“竞技…  相似文献   
60.
 发生于1930年代末的关于科学是要计划还是要自由的贝-波之争,其源流可追溯到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整个三十年代英国科学家中的科学与社会运动,是该争论的过程因素。该争论实非二人之争,而是存在于两个科学家群体之间,Nature杂志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若干科学组织牵涉其中,争论所涉及范围远超英国之外,过程比较曲折,历史影响极为深远。科学家们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计划和自由的内涵,科学发展的机制,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的社会关系等等问题。它不仅促生了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而且将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更为重要的是,这场争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科学观念,它使功利主义科学观从此深入人心,与之后苏联之外各国科学的计划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