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中学地理学科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具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学科优势。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策略,并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国家政策)”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3.
陈丹 《科教文汇》2011,(12):196-198
我国继民工潮之后,近年来又出现了农民工的返乡潮,并且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是一系列推力和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给城市和农村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需要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以引导和安置。  相似文献   
94.
张洪杰 《地理教育》2014,(Z1):19-21
正一、知识构建鲁教版"人口迁移"一节编写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这一课标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及其特点;二是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是能够联系实例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并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当地人口迁移的特点。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从本节标题看,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人口的  相似文献   
95.
受各种因素影响,作为人力资本主要形式的教育收支出现局部不平衡。通过建立实存账户和盘存账户,本研究一方面测算各省历年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另一方面对比教育人力资本的总量、均值和劳动人口数量在两个账户之间的差异,分析各省账户收支的平衡性。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收支不平衡的省份几乎都是人口流动的频发地区,实证结果也证实了人口流动会对教育人力资本账户收支的平衡性产生显著影响,教育人力资本总量和均值与人口流动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
张研 《寻根》2003,(4):111-113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同为迁徙人口的流民不同。流民又称游民,指不断流动、没有在迁徙地定居的人口;或已在迁徙地定居,却长期得不到官方承认、未在迁徙地落户入籍的人口。流民的迁徙流动多是零散、无明确目的的个  相似文献   
97.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标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本条"标准"的知识目标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在具体的人口迁移过程中,各因素的权重有所不同,因此要探究其"主要原因"。"标准"中行为动词是"说明",即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证明"或"详细解释"。"举例"二字是"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行为条件,也是本条"标准"的重点,它要求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