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田野工作又称为"田野调查",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术语,指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在特定区域或社区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田野工作也是民族音乐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2.
这是不同于教科书的历史,也是不同于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更不是外来的人类学家书写的民族志。但对每一个经历过20世纪的人来说,看到这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来的、在一个地方发生了的、详尽的个人和家族百余年的兴衰史,相信每个人都会说:这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为民众所熟悉!这也是云南乃至中国人熟悉之至,甚至是经历过的历史!  相似文献   
53.
美国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是在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认识。课堂上有效对话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的“追问”与学生的“答问”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具有生成新思维、新思想的特质,它既是师生脑海里固有的知识、经历、观念、信息与文本进行碰撞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共享美好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54.
阅读速递     
《出版参考》2010,(4):54-56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漫漫归乡路》,《战争经济学》  相似文献   
55.
费老走了,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已经记不清楚从何时开始知道“费孝通”这一名字,只肤浅地了解到.他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而对费老有关教育的认识与思考的了解,却是在数十遍地拜读了《教育以人为本——访费孝通先生》(《人民教育》2004年第9期,作者贾海红)之后。费老先生真切、豁达、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等高尚品质深深感动了我,对师者师、范之思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56.
走近露茜     
彭龄 《世界文化》2006,(12):42-43
露茜——美国女士们常用的普普通通的名字。然而,在国际考古学和人类学历史上,它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名字。尽管《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了人,并降福他们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但考古学、人类学家们,依然在世界各地不断寻找、挖掘、探索,不断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发现,来填补人类发展史上的空白,寻找人类产生、进化的脉络。1974年,由美国克利福兰大学教授唐纳德·约翰森博士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在埃塞俄比亚阿法省的哈达尔地区,发现了距今380万年前的一具保…  相似文献   
57.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个在人类学理论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流派——历史学派。它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弗朗兹·博厄斯(Frans Boas)我国学术界介绍得比较多,但对另一位影响几乎与博厄斯不相上下的人物阿尔弗莱德·路易斯·克娄伯(Al-fred Louis Kroeber)则了解甚少。 1876年,克娄伯出生在一个美籍德裔犹太人家庭。这个家庭保留有浓厚的德国传统,十分重视文学、美学和科学方面的修养。克娄伯的父母英语说得十分流利,而德语却是家庭用语。克娄伯幼年时就在父母的督促下学习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可能正  相似文献   
58.
科技快递     
《今日中学生》2014,(11):41-43
人类一万多年前已有蛀牙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病之一。人类学家过去认为,人类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普遍出现龋齿。当时人类进入农业社会,食用富含淀粉的作物,残留在口腔类的残渣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从而导致龋齿广泛出现。但一项最新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农业社会以前龋齿就已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59.
常乐 《地理教育》2014,(1):119-119
过大年喽,回老家了。为什么我们要回家?因为我们有家。为什么我们有家?因为我们要长大。人类学家说,因为有男女,所以有男欢女爱。因为有男欢女爱,所以有生育繁衍。人类的繁育生长最漫长,人类的幼儿需要长时间被滋养、被哺育、被照看,所以人类有家,那个篝火熊熊、暖意洋洋的家。  相似文献   
60.
2010年11月6日,以和合共生:中国与世界融合之道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开幕。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孔飞力,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前驻华大使罗高寿,日本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毛里和子,荣获首次颁发的中国学研究贡献奖。中国学研究贡献奖奖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论坛学术委员会推荐和遴选,论坛组委会颁发,是中国学术机构首次对中国学领域的国际学者颁发的奖项。该奖项将长期设立,于每两年一届的论坛向3~5位国际学者颁发。本刊将分期刊登首次获此殊荣者在中国学领域取得卓越建树的相关评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