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中医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12周实验后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压变化呈显著性差异;实验过程中,受试组较对照组血压变化明显。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差异显著;通过尼莫地平法得出实验组疗效指数为-64.87%,对照组为-31.94%,实验组疗效指数接近显效。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实验组实验后在WHOQOL-BREF各领域较实验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可改善习练者生存质量、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等内容,对受试者高血压中医证具有明显改善,是治疗初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2.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月运动、太阳高度角、风向等。“簿”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唐代,自唐代以后一直延续使用到清代,并在清代的使用频率达到顶峰。其义项在历史沿革中未发生较大嬗变。民国时期,“簿”一词随着近代天文学的产生而逐步消亡。  相似文献   
53.
现在,在中国的舞台上,听外国人说相声已不是新鲜事儿了;但是,听外国研究相声的学聊相声还是希奇。  相似文献   
54.
文章研究了气要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提出了康养气的理念,并按气要素对机体具体影响程度,深入探讨了康养气的空间分异规律。最终发现:我国第二大地理阶梯的区域,大致在胡焕庸线附近的云贵高原片区和秦岭以南片区是我国适合康养的区域,那里气舒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之其物产和文化资源丰富多样,这些区域最适合康养。  相似文献   
55.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试图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56.
输送正能量     
快上课了,我去教室课,喊出刘强:"你的作业写完了吗?""嗯……"他支支吾吾。"把作业本拿来,我看看。"他磨磨蹭蹭慢慢腾腾回到座位旁翻找着。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等待着。刘强是我们班有名的"问题学生"。自律性差,上课交头接耳、搞小动作,不完成作业就如同家常便饭,屡见不鲜。为此,刘强成了各科老师办公桌前的"常客"。但不管是老师们动之以  相似文献   
57.
是交往的开始,但它本身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交往行为,更不是一种产生并完成自我目的的习惯.然而从1933年起,“德意志问”却成为了第三帝国人民的一种日常行为规范,被强加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这一问礼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希特勒当政时期德国纳粹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8.
正无意中,我看见了自己一岁时的照片,那时我正幼稚地玩一只袜子,再加上脑门正中间贴着红点点,可爱极了。我又照了照镜子,看看现在的我,我长大了,已成了亭亭玉立、活泼可爱的女孩,不仅长高了,思想也成熟了。记得去年"六·一",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中午,我正乘公交车去上绘画课。因为天气太热,我渐渐合上了眼睛,倒在椅子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哭声把我惊醒了。我循着哭声看  相似文献   
59.
正明清时期的判词相当于现代的判决文书。在明清司法档案未被整理、出版之前,研究者可以系统利用的史料唯有明清官员文集中收录(或者单独出版)的判牍,包括官员对本人撰写判词的整理本,以及时人或后人对官员撰写判词的选编本。对此,学界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a。可在对判牍的研究中,有个问题常被忽视,即判牍到底适用于哪种场合,它是否就是用来执行的最终判决?对此,笔者拟从文字表述、比对新近出版的司法档案等途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0.
正笔者在研读《清宫扬州御档》中有关清代扬州的死刑判决及执行情况时,发现一条"绞监"案例。此案从案发到审结,时间跨雍正、乾隆两朝,堪称雍正朝扬州地区的最后一宗命案。案犯所犯罪行貌似轻罪却获重判,被判极刑却巧逢大赦捡回一条性命;苦主忿激自尽而获乾隆旌表。凡此案审判、执行之细节,涉猎多种清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