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14506篇
科学研究   900篇
各国文化   139篇
体育   519篇
综合类   808篇
文化理论   131篇
信息传播   146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1303篇
  2013年   969篇
  2012年   1205篇
  2011年   1357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186篇
  2008年   1463篇
  2007年   1233篇
  2006年   929篇
  2005年   774篇
  2004年   775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711篇
  2001年   590篇
  2000年   520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C·亨利·肯普及其同事开始临床检查儿童受虐待情况以来,家庭暴力已成为越来越引起美国人注意的社会问题。虐待子女、配偶等暴力现象泛滥于多数美国家庭。从这一视角可以观照,美国自诩为民主,尊重人权,但事实是:在每个平常美国人周边,践踏人权现象都非常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历史的、文化的,还有整个社会经济等因素。美国社会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是见仁见智,但不管怎样,对如何防止或减少家庭暴力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关于心灵和物体(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本质属性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主张,力图揭示洛克在心身关系问题上由于受经验论的影响一方面陷入二元论与交感论的矛盾之中,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动摇于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所带来的有利于西方心身学说向前发展的倾向,从而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把握洛克的心身学说。  相似文献   
34.
35.
随着外语语种的增多,语言迁移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语种间迁移的特征是不仅表现在母语有迁移现象,而且其桥梁作用的语言(英语),也在二外教学中起这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二语习得论的角度,探讨了二外俄语的教学方法,试图克服负迁移,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6.
沃尔泽认为,在任何社会,正义存在于社会诸善的分配中,不同的社会物品应有不同的分配原则,也归纳与证明了三种不同的分配原则,即市场交换、需要与应得。不同的物品应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这就是他所说的多元的正义,复合的平等。  相似文献   
37.
孙绰是东晋的重要文学家,发表了一些文论见解,它们是:触物兴情,注重文学作品外在的直观美、声音美、风格应浅净,诗、赋、颂抒发感情,艺术具有动感人心的效果, 孙绰上述文论见解既有与他人相通之处,又有自己特色,丰富了东晋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38.
李翱的思想倾向与韩愈基本相同,但在政治主张与哲学思想方面却有自身的特色。他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对现实政治与民生疾苦表现出强烈的关怀,同时致力于儒学理论的创新。他对佛、道二教的批评比同时代人更为理性,善于吸取其中的理论精华,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容。李翱于儒家众多的经典中,着重表彰《中庸》、《大学》、《易传》、《论语》、《孟子》。其《复性书》以儒为主,综合佛、道二家(特别是佛教)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熔铸,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心性理论,补充和完善了儒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丰富了儒家思想,开启了宋明新儒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39.
马原年 《武当》2001,(1):16-18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对各派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其中有两句话,即“所向无敌”和“从心所欲”却被人忽略了。如何达到这两句话的境界,更少有人去研究。因此,我想就太极推手如何走向“所向无敌”之路,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0.
作者十几年来坚持对卡尔.马克思哲学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的解释,受到了诸多同仁的批评。该文综述了我国50多年来哲学界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遭际,并答复了诸位同仁的批评,最后坦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承认了自己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可能错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