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教育   1717篇
科学研究   80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04篇
综合类   150篇
文化理论   32篇
信息传播   4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必须研究适应中国实际的农地产权制度。本文概括了现行农地集体产权的特征及其引发的负面效应,提出建立农地"二元"产权制度的设想,即将进城落户家庭自愿退出的土地界定为"国有农地",打破单一的农地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格局。认为农地"二元"产权制度对消除"户籍人口迁移悖论"、提高农地规模化经营水平以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免遭侵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农地股份化与其他配套措施共同作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93.
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比,现有体制有了较大变化和创新,在结构上有了集中统一专司所有权职责的法定代表机构,在职能上解决了权责不等、所有权权能过于分散以及出资人机构和职能相分离等体制弊端,在作用上体现出所有在位而不越位,强化了产权监督和制约功能,为我国有效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体制环境和制度环境方面提供了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994.
关于农村宅基地产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圈地运动"逐步波及到农民的宅基地范围,农民与政府作为博弈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造成现在争议纠纷时有发生,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明晰宅基地产权,通过市场、法律手段保证农村土地有效流转、保障农民权益,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95.
在全球争夺国家和民族话语权的今天,发展传媒业不仅是一项经济要求,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传媒产品是一种精神消费和信息消费的特殊商品,既具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产权关系不清晰、外部性强、人力资本占主体性等特征,已成为制约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明晰产权关系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两权分离以及由此形成产权上的双重残缺。这对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改良土地等都是不利的。不能有效地促进中固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双层所有权意在对农地所有权进行田底和田面两个层次的分割,在分割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一种完整的农地产权,以此突破中国农地制度在所有权改革上的瓶颈。这对进一步促进中国农地流转,发展土地市场和农地规模经营以及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增幅减缓,农民增收困难,土地短缺与撂荒现象并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沿海和内地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一条出路。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先行土地制度理论的滞后和土地产权界定的混乱以及操作上的不规范。本文试图就所有权理论、产权理论、地租理论分析先行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8.
继我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明确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之后,其相关的具体化的法律文件<物权法>也已经呼之欲出.这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条件.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却是我国产权制度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建立乡镇"巡回法庭"送<物权法>等民事法律下乡,以便在我国农村有效界定、保护和实施产权,就有可能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并建设农村法治社会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999.
农地使用权要实现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必须进行市场化流转。而土地的商品属性不明、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土地市场的发育滞后、我国农地特殊的资源禀赋及外部环境的不配套是制约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的原有缺陷使得其理论难以转化为持续的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也是制度激励和约束经济人的过程。经济人在通过向自然索取谋求福利增加的同时必然会与自然产生相互冲突但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管理上制定合适的制度安排以维持人与自然的“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