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7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新型主体,是我国实现农业管理专业化的一种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与公司法人一样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治理结构上既有形似点,也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就此做进一步研究,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问题,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2.
内部治理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内部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的主要由于内部人控制严重、产权不清晰、激励机制不足、外部人控制等原因造成。这些严重地影响了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应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3.
新时代乡村治理正处于"解构—重建"的多重挑战与结构性矛盾之中,客观上要求政府与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新范式。文章基于组织行为学、建构主义理论和经济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视角,探析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带来的影响,发现新时代乡村治理正经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民主政治——由认识关联走向利益趋同;经济发展——由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文化认同——乡土文化日渐解体,"乡风文明"正在重塑;治理格局——治理主体多元化与差序化共存。农民合作社与乡村自身不仅在治理特征、治理手段和治理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而且农村合作社在盘活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盘活参与动力——重建乡村治理权威、盘活治理资源——重构多元共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为乡村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针对"多元共治"模式的现实约束,通过以人为本——夯实治理基础,主体建设——提高治理能力,赋权组织——寻求法律制度支撑,外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等策略,建构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有效的"多元共治"格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4.
杨天虎 《大观周刊》2012,(21):57-57,10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和建设新  相似文献   
185.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弥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缺位,本文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可以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利用一切乡土资源进行内部技术创新;可以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机制,提高科技推广效果;可以放大农民科技需求,提供部分科技推广资金;能够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转变产业结构.但是在商品化程度不高、更具"公共品"特色的农业生产领域,仍然需要政府公益性科技服务的介入.  相似文献   
186.
郭红东  田李静 《学会》2010,(1):27-30,64
该文以浙江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为案例,分析了该合作社的产生背景、运行机制、绩效以及获得的经验与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专业化、规模化与商品化经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能干的经营班子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发展的保障;使社员受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户参与的根本手段;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7.
《采.写.编》2021,(1):I0001-I0001
近年来,邢邑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高效、优质、生态三个发展方向,采取"龙头+合作社+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现代化农业强镇.截至目前,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9家,培育生产出油桃、麻山药等一系列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188.
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分为内外两部分,在内部监督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应加强外部监督,健全强制退出机制。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制退出机制存在的现行法律规定模糊、政策重支持轻监管、各地规定简单零散等问题,文章认为应在内容层面关注合作社强制退出的情形,在立法层面为退出机制提供依据,在执法层面明确部门落实职责。  相似文献   
189.
以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力度、电商辐射度、销售渠道、融资渠道、贷款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金额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贷款金额较少,位于欠发达地区的贷款金额较多;此外,是否为示范社对融资亦有影响,为示范社时,政府支持力度、销售渠道和带动农户数量对合作社贷款金额的影响更显著,而为非示范社时,合作社对环境的积极影响、电商辐射度、拥有商标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