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208篇
科学研究   29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浅析大学校园的语码转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本文基于大学校园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分析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海南四所开有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调查,发现海南高校教师和学生对课堂语码转换持肯定态度。通过比较,发现海南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与内陆高校存在差异。教师和学生对母语的教学期望值不一致,英语教学中母语使用状况有待改善。海南教师应注意课堂语码转换,使其更有效地为目的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3.
人的日子过得井然还是凌乱,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当中,尽管是门前普普通通的一堆柴,也会反映出主人平素的生活姿态……北方住在深山里的人家,门前都有一堆码得整整齐齐的柴。山里人一年四季抽柴做饭,日子过得有条不紊。虽说每家每户的门前都码有柴堆,但齐整的程度还是有差别的。有的柴堆码成圆形,有的码成方形,有的码成梯形,这些柴堆上的干柴一般长短相差无几。也有的柴堆小山似的,干柴或南北东西地堆着,且长的长,短的短,有失工整。  相似文献   
34.
字符出现的频率不同,在传输中采用非等长二进制编码传输会提高传输效率,在字符的出现频率已知前提下,采用最优二又正则树算法,可以得到最佳前缀码.  相似文献   
35.
基于消息的单片机编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片机MCS-51的开发运用中,通常要使用各种中断。如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时间过长,当有另外的中断发生时,单片机就不能及时地进行处理,特别是对MCS-51这样的只有两级中断优先级的单片机更是这样。借鉴Windows编程的原理,在单片机编程中引入消息的概念,将中断产生的标志作为消息,而数据处理则放在消息循环中进行,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中断服务程序的长度,提高了响应中断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不影响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36.
《滁州学院学报》2016,(2):127-129
词汇量是判断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程度的手段。词缀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化学化工专业英语前缀和后缀,指出掌握英语词缀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记忆词汇,从而提高化学化工专业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语码转换是现代语言交际中的常见语言现象之一,而一定的交际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支配的。笔者从社会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码转换的动机进行了分类分析,以期加深人们对该现象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为有效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38.
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它指的是说话者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 ,并联系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以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的对话为语料 ,对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进行动态的解释 ,并试着对它的理论依据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39.
语码转换的分类及存在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类现象,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来定义就是语码转换,即精通双语或多语的人们根据不同交际场合的需要进行不同语言的转换。同时这个概念也延伸到不同方言的转换。本不仅阐明了语码转换这个概念的定义,还将语码转换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最后提出了语码转换这个现象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各民族语言和汉语都得以使用。在各族师生和睦枢处的综合性大学中,语码转换的情况时常出现。本文通过对新疆大学民族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语码转换的语言特征、交际环境和交际双方的心理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语码转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