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5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大学生中加强党建工作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密切关联的,在大学生中加强党建工作既是党的新时期战略部署和工作的重点,又是大学生成材过程和人的现代化进程的价值追求之所在。因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内含了决定未来社会命运的大学生成长问题和在大学生中高标准开展党建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我们都关注着如何为新世纪的政治学定位,思索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方向和主题。为此我们首先需要问:政治学是怎样一门学科?它能够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可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则有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等特点.面对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其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4.
当我们对中国新文学史作一番匆匆的巡礼时,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触目且不争的事实--那些在文学史上最具才华、最有贡献、最负盛名的作家,均属游离于传统主流文化和当时主流政治之外的"边缘人物".他们正是以其边缘的处境、边缘的立场、边缘的视角和边缘的价值,完成了进入主流文学和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以张爱玲为例,试图阐明"边缘化"与文学成就乃至文化成就的因果关系及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知识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不尽人意.语文作为文化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积极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忧患意识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华,加强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是一个恒久的主题。文章在论述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构建了一套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基金视点     
诺安基金:通胀压力舒缓利好资本市场由于QE3预期落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从2011年5月初开始进入下降通道。诺安基金认为全球通胀压力逐渐舒缓。这对全球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都是利好。QE2于2011年6月30日执行完毕。从美国经济目前形势来看,美联储暂缓推行QE3。所以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完成了非常时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8.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朴素的概括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尽管教师的幸福与其他因素有关,但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体来说,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把学生从"生物人"提升为"社会人"、从较低的水平提升至较高的水平,这是社会赋予  相似文献   
109.
法国历史学家阿利耶斯发现,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对现代意义上的青春期进行划分,没有形成青春、青年的概念:童年、少年、青年这些概念,不仅没有形成,青年人也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性的存在群体参与历史.而恰恰是法国大革命的那个年代,“青年”才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0.
李雷  余玉荣 《青年记者》2012,(35):42-43
高校校报是学校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之一,肩负着"办报育人"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对内反映、促进改革和发展,对外宣传学校工作的职责。不断改善高校校报的质量,让高校广大师生真正喜欢它、期待它,就应该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三贴近":高校校报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高校校报"三贴近",是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