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1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剑平 《科学学研究》2012,30(2):213-224
 多元化、碎片化是当今科学哲学的趋势。多元化使科学哲学从“内部”走向“外部”,碎片化则使其从“建构”走向“解构”。科学哲学面临着“内”“外”两种困境:逻辑分析方法难以与科学家的具体实践活动达成一致是其内部困境;从知识论到社会学,科学沦落为利益的建构物,科学的本质被颠覆,是其外部困境。困境的哲学根源是“实体”与“关系”的本体论分野以及“主”“客”二元的分裂,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主体无法“表征”客体。多元化与碎片化为科学哲学的内在一致化准备了充分条件,回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从“表征”走向“实践”,则是科学哲学重振昔日辉煌的必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百年史实的展现:社会进步论(“前唯物史观”)、“阶级斗争”主导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历史唯物主义、“推广论”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到当今的以“以人为本”为内涵的历史唯物主义。史实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文本的重新解读而一直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而这种嬗变却恰恰是时代诉求与马克思主义文本重读的必然。  相似文献   
73.
为了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引导青年们完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恩格斯在晚年写了许多重要书信。正是在这些通信中,恩格斯提出了重要的"历史合力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4.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全面分析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6.
田世昆 《物理教师》2002,23(12):64-65
由骆炳贤教授主编的《中国物理教育史》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一年多了,这是继《中国物理教育简史》于1991年问世后,以骆炳贤教授为首的我国一批资深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继续努力,进一步搜集资料、深入研究、系统整理、充实完善,历时10年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地研究中国物理教育史的论著——《中国物理教育史》。这是我国物理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喜事。这部著作的问世,既是我国众多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对中国物理教育史长期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又为后人对中国物理教育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化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文化论”和“群众史观”在新形势下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78.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要求根本改善我国的思想工作。代表大会责成中央委员会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保证徹底克服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违背的个人崇拜,消灭个人崇拜在党的工作、国家工作和思想工作的一切领域中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大家知道,思想工作中的个人崇拜使教条主义和学究习气有可能在我们的讲演者和教学干部中极其广泛地流行起来。社会课程教学中的教条主义是青年干部的理论学习中的严重障碍,因为它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导致理论工作的简单化和庸俗化,给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似乎理论就是不变的教条和公式的汇集。无怪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教条主义使学生失去了深刻研究社会课程的兴趣,无怪乎学  相似文献   
79.
湖南近代社会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湖南近代社会史理所当然要置之于中国近代社会史大视野之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史研究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去进行.与此同时.湖南近代社会史以近代湖南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应该注意到它与研究湖南古代社会史和中国其它区域社会史的不同.  相似文献   
80.
在看待历史问题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用不同的史学观点看待同一历史问题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认识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