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1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的需要构成利益的内容。利益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人的需要实现的社会形式。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基础性范畴。利益结构可以划分为物质利益与精神文化利益;个体利益、集团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广义利益与狭义利益。  相似文献   
82.
在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缺失作以指认的基础上,奥康纳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他把自然和文化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劳动、文化、自然三位一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具有积极合理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3.
中学历史课和地理课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重要课程,在国民素质养成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史地学科的综合性、直观性、教育性等特点,也有助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法,从而促使课堂教学的各个流程更加优化,最终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4.
黄权光 《广西教育》2008,(32):49-49
反问启发式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提出:“当时日本政府说他们不是侵略中国,而是帮助中国治理国家,这种说法对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对!”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  相似文献   
85.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分析和理解这种转折意义应从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目标指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意义上来进行。将人的完善、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这三者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伦理道德观念展示的宏阔背景或根本内涵。而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克服道德说教,都是符合马克思的道德思想的。  相似文献   
86.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克思的思想是其理论的一个重要渊源,但是是以改造了的面貌呈现的,这种改造基于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需要,其途径是与当代西方其他思想流派相结合。基于此种状况,其思想上的探索工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诸多成果,无疑是我们可资探讨和扬弃的资源,但其得失对错也需我们自己进行细致甄别。  相似文献   
87.
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领域历史任务的实现,对于它所产生的时代最具现实意义。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理论等,这些心理学理论,作为今天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这既具有历史的特殊性,也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当我们在运用这些理论时,必须结合本土文化特点、时代特点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才有可能产生良好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88.
人活着,在活出自己,实现“自我”,即进行“审美实践”。以“审美实践”为基础,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的“自我美学”的建构,将使美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取代“经济哲学”或“吃饭哲学”,在消除人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的“异化”现象、探寻人“审美欣赏‘及精神生活的特点与本质、求得人富裕之后”精神家园“的建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为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本走向。  相似文献   
89.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处于统领地位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回答了社会发展观的诸种基本问题,实现了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性转变和超越。科学发展观不仅借鉴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理论成果,更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概括,实现了社会“发展”性质、目的、终极目标、形态、阶段性目标、战略、内涵等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90.
最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文件是不多见的。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