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09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雯 《兰台世界》2014,(1):112-113
唐朝统治阶层高度重视音乐、美术等事业的发展壮大,社会各界也非常乐意为民乐的发展添砖加瓦,建构气势恢宏的朝野乐曲体系.唐朝是我国古代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之一,其统治者乃至其仆从阶层自然重视对音乐艺术的研究和宣化.  相似文献   
92.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肇始于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缘于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目前,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显,寄宿制教育再次受到了社会的热切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路径显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与深刻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工具价值明显,工具价值取向使其具备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阻碍了育人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93.
我国出版体制的历史沿革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成立,直属政务院领导。它是中央人民政府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国出版事业的总机关。与此同时,新闻总署成立,各大区和一些省市也成立了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处,确立了中央和省两级新闻、出版管理体制。195...  相似文献   
94.
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与历史沿革略述 1.大学出版社的创建与发展规模 追溯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端,如果按大学建立出版社的时期推算,应是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地处我国一北一东的两家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相继被批准建立出版社.这一历史事实的出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萌芽.  相似文献   
95.
俄罗斯诗歌的韵脚是表达诗歌形象性语言体系的重要手段,它是两个诗行的末尾的谐音,是诗行分界的标志。从不同的角度,对韵脚均结构有不同的划分。韵脚结构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瞬20余载过去.回首往事,不无感叹:感之艰辛,叹其发展. 1978年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山西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前身图书馆学专业于同年在山西大学中文系诞生,并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成为继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之后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领域最早招收本科生的专业点,这在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史上将留下比较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97.
本文总结了中国高考的历史沿革及其历史成就,指出了现行中国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并提出了中国高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
略述了邯郸自远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精要事实,对功过是非做了些许点评,从中可以窥出邯郸社会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99.
太原莲花落植根于三晋文化大地,它的艺术特色独特鲜明,旋律优美、语言丰富、节奏灵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种说唱艺术,借鉴融合了相声的艺术手段。其中也使用了很多重叠语句,因为这些独特的语言使其诙谐幽默、风趣,常以讽刺的口吻叙述故事,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将生活中碰到的各类故事编写成曲目,风趣幽默的表达出来,带给人们无限欢乐。  相似文献   
100.
教育实验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存在已久,这是教育科学化的一个标志。但对于它的理解却是存在很大分歧的,不同研究者所关注的角度不同,因而对教育实验也抱有不同看法,这对教育实验的存在价值产生了一定影响。教育实验应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理解,这样才有助于教育实验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