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13029篇
科学研究   2729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662篇
综合类   400篇
文化理论   182篇
信息传播   129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1821篇
  2013年   1585篇
  2012年   1898篇
  2011年   1866篇
  2010年   1327篇
  2009年   1217篇
  2008年   1242篇
  2007年   873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645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教育就是一种参与,使人在互动、交流、碰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人生的价值。游戏是简单的,但给人的启迪和印象却是深刻的,我们可以从游戏中找到快乐与自信,找回团结和友谊。  相似文献   
992.
王健 《天津教育》2008,(11):48-48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93.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一所学校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只单纯的由几个人来完成,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样不能只由几个名师来支撑,真正挑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是各个教研组。那么,如何打造出一个个优秀的学科团队,如何让每一个学科组发挥出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99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针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5.
立体思维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让我们看看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应用立体思维创造的事物: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应试教育对高校中文素质教育的影响,并引出一些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专业设计人才的要求,现代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当从素质及能力方面入手,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正确处理和创新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与项目实战中形成团队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使之逐渐具备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为社会相关部门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98.
而今天的中国人对一个人学问和知识的崇尚则体现在铺天盖地的各种知识竞赛中.在以王小丫为代表的那一句句“确定吗”的拷问中,知识和学问就成了一种可点数的金钱一样,兜里装得越多越好,先别管它有用没用,装满了五季或八斗就是一条好汉!  相似文献   
999.
读书应该是快乐的.怎么让学生快乐地读书呢?我的做法是,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幽览胜". 教<鸿门宴>很多遍了.以往分析到樊哙这个人物形象时,学生的评价几乎是异口同声:智勇双全.樊哙的忠勇,<史记>一些篇章中多有载述,不言而喻;但樊哙的智谋,似乎只有鸿门宴闯帐时对项羽仓促间说的那番话称得上精彩,竟将天生神勇的霸王都说得"无有以应"了.不过,再次备课时我发现樊哙的那番话好耳熟,--与项伯夜访时刘邦对他说的话几乎一字不易!这是为什么?司马迁一支笔,本善腾挪跌宕,如此不避重复,有意还是无意?  相似文献   
1000.
张跃进 《职业技术》2006,(16):54-54
新世纪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义不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