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47篇
科学研究   30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措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福建省永定县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近2003年,永定县就有8万多劳动力走出家门务工,劳务收入达5  相似文献   
102.
农民自身的综合能力,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民思想观念、政治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劳动技能以及吸纳信息的能力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农民自身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很多,由于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省农民增收的意义更加重大。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省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及转移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我们五烈成人教育中心校是江苏省重点成人学校。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农村增效,农民增收,跨越发展”的目标,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积极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力打造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拉动了全镇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多次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彰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5.
农村的发展应以富民为本,农民的发展是最大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民分业、就业和创业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用经济思维运作职业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提升职业教育;以劳务经济凸显职业教育;通过深化改革激活职业教育;藉项目承裁建设职业教育:依法治机制壮大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6.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基地(公司)+农户”、“农校+企业+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主要就如何通过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经济、政治、文化支撑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8.
《职业技术教育》2005,(33):58-58
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到: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依靠职教;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优化农村就业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在我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和科技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瓶颈。建设新农村应从培养新农民入手,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新型现代农民,是建设新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0.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我村技校紧紧围绕我村富余劳动力充足的实际,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就业技术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村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