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80篇
科学研究   204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加压泵站配电方案的比较和选用。  相似文献   
42.
该设计采用变频器进行压力调节,PLC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部件。随时跟踪管网压力与额定压力的偏差变化,通过程序控制和运算,自动控制水泵投入的台数和电机转速,实现闭环自动调节恒压变量供水。  相似文献   
43.
吴杰 《科技通报》2021,37(6):7-13
针对煤矿用多级耐磨离心泵中固液两相流动,假定固相颗粒浓度不变,结合SST湍流模型、Euler-Euler非均匀多相流模型进行非稳态计算,主要分析颗粒粒径变化引起的流动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叶轮内固体颗粒逐渐向压力面转移,正导叶叶片凸面方向的固体颗粒数量逐渐减少,从而减弱了对壁面的磨损,反导叶内固体颗粒逐渐向叶片凹面聚集.正导叶和过渡区域的湍流动能整体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而反导叶叶片内的湍流动能总体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固体颗粒粒径的增大对内流场压力波动的影响,随着级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此分析结果为多级离心泵内的固液两相流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针对目前村镇自来水厂供水泵采用变频器驱动时PID调节器只有一个给定值的恒压控制的情况,提出了采用分时段多个压力设定值的变压力控制方法,并以两台供水泵为例,给出了相应的电气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原理图,设置了变频器的相关参数,对供水压力的设定方法作了说明。实际运行表明,供水系统渗漏减少,可靠性提高,更节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针对赤东湖水系的具体情况,回顾了蕲春县赤东湖区泵站排涝调度管理的发展历史。结合湖区泵站调度运用的现状和多年的实际运行经验、数据,论述了排涝调度在发挥泵站工程效益中的作用,分析了调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因地制宜进行探讨,重新确定了调蓄湖容、起排水位和控制水位,提出了实现科学运用、合理调度的思路和措施,从而达到泵站节能、经济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宝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双元制"班是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的一次实践,宝钢"双元制"班由于其特殊性,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研究宝钢"双元制"班的教学体系现状、教学质量监控的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完善"双元制"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见。  相似文献   
47.
目前,对水下监测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阶段的监测。针对水下监测系统能量受限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水下监测系统的多级调度机制。初始监测阶段在三维水下充分布置多个监测点,将需要监测的要素称为紧急因子,针对不同的监测要素设置不同的警戒值。同时,设置3种模式,对水下环境进行监测,以保证完成监测任务的同时,使传感器节点工作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8.
概述了三峡水利枢纽船闸的研究过程及研究的类型,论述了船闸输水系统及其基本水力特性。  相似文献   
49.
汽车12V电压使用已经半个多世纪,随着计算机在汽车领域里的广泛运用,环保、节能、舒适、豪华的消费趋势对汽车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V电压传统的胶质线已成为汽车发展的瓶颈。局域网、42V电压、扩能、直流转换器、输出多级电压可使汽车获得不同的功率,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可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