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3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主要研究了多带工作的特性,并通过设计矩形贴片微带天线--包含不同数目的并放置在两辐射端的槽, 进行分析. 分析基于MOM仿真软件包, 结论表明一个贴片上有3个槽的天线具有多带特性: 4个振荡频率分别在1. 6, 1. 8, 2. 65, 和4. 83 GHz, 并且具有足够的反射损耗和增益值. 同时证明了带有2对槽的贴片天线(槽分别位于两辐射端)有双带特性, 其振荡频率分别在1. 64和1. 8 GHz, 而且返回损耗和增益值很好.  相似文献   
102.
仿真了用于构建人体中心无线网络的蓝牙通信系统平面倒F天线.依据天线理论和人体中心无线网络的特定需求,选择工作于蓝牙频段的平面倒F天线为仿真对象.通过对电磁场EDA仿真软件的整体了解,选择美国REMCOM公司的全波三维电磁仿真软件XFDTD作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为,在2.45 GHz的中心频率下,电压驻波比1.31,输入阻抗50.4-j13.3Ω,频带宽度130 MHz,相对带宽5.3%,天线系统效率79.94%.该性能优良的窄带天线,可满足人体中心无线网络的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03.
一种展宽波导裂缝天线带宽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辐射缝隙导纳及波导导内波长的频率特性,是影响裂缝天线带宽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改善这两个参数的频率特性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展宽波导裂缝天线带宽的新方法,即用脊波导代替矩形波导作为辐射波导。仿真分析表明脊波导裂缝阵列的带宽有较大的改善,这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展宽波导裂缝天线的带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在多径衰落环境中,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随天线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发射/接收天线选棒方法能以很小的性能损失换取射频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使MIMO系统不完全受射频成本的限制。为快速选择出使系统容量最优的发射/接收天线子集,提出一种快速天线选择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实时更新优化参数,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影响系统容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05.
李栋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3X):49-49,118
针对结合空时分组码(STBC)及分层空时码(V-BLAST)的混合空时编码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发送编码方案.该方案首先对发送天线以接收端反馈信息为基础进行分组.选取信道情况较差的天线进行分组编码.其余的作为分层码发射信号的天线:介绍了分层空时编码(V-BLAST)、分组空时编码(STBC)和混合空时编码,以及通过天线选择在混合空时编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107.
为解决当前天线实验中电磁波传输无法查看、实验过程复杂学员难以理解等问题,文章以Unity3D为开发平台,采用类似虚拟仿真的模式,实现了三维交互式动态展示平台设计;针对该动态展示平台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动态展示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特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将难以查看的电磁...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介绍了数字压缩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接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方法,以及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109.
瞄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岗位任职和职业发展需求为牵引,结合电磁波与天线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重新构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融合电磁工程应用,从需求出发,再回归需求,形成闭环,通过可视化实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0.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给出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法,并给出执行OBE教育理念后教学目标达成度情况,从使用学习效果来看,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