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22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孙启富 《今日科苑》2011,(14):48-49
大港油田,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造成了地下复杂的的多压力层系,层间矛盾突出。其中港东、港西油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油田,在经历了40年的开发生产之后,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2.
李新年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249-249,292
套管钻井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钻井技术,用套管来代替钻杆钻进,简化了作业程序,节省了钻井成本,解决了复杂地层的钻进等许多优点。文中对套管钻井的组成特点及其使用优势进行了介绍,并对套管钻井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紫坪铺导流洞F3断层及其塌方段隧洞刑宅过程中所采用的大管棚超前预支护施工技术。该项技术对松散破碎岩体、采空区、塌方体及富水围岩进行加固处理,循环超前支护,成功地解决了恶劣地质条件下成洞困难的技术难题,为导流洞贯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张颂一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78-378,370
本文从给排水管网设计角度,介绍了三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避让地下障碍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尚跃强  栾智勇  王志敏 《内江科技》2011,32(9):121+127-121,127
本文首先分析了注蒸汽热采井套管在完井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变形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注汽热采过程中的套管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套管温度升高,热应力急剧增加,导致套管发生变形伸长;另一方面,套管自重、套管外壁的泥浆、水泥(仅指水泥破坏段)等的摩擦作用将会对变形产生阻尼作用,导致井口可视变形复杂化。本文在分析了管柱的综合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井口可视变形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计算的可视变形与现场测量值较吻合,对确定注蒸汽井井口补偿距离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珍爱碧水蓝天,建设绿色油田"的环保理念下,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油井套管气回收工作整体"率到量不到"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司采用的套管气回收装置易失效、成本高,特别是油井无回收压差导致回收效率低,资源浪费,存在污染风险.为提高套管气回收量和消除环境污染风险,通过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从功能分析、因果链分析、最终理想解等思路入手,利用创新工具,提出一套油井套管气分类回收解决方案,并进行方案评价,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很多知识都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导出的,但是课本上更加注重的是实验操作环节,很少提到环境保护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化学实验会产生一定的有害物质,而对于这些物质该如何处理,课本上并没有过多地讲解.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绿色思想需要渗透到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本文将对高中实验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思想做出分析,并针对当前高中化学实  相似文献   
28.
崔嘉 《科技风》2012,(23):99-100
补强技术作为钢质管道的修复手段之一,具有施工过程无需明火、安全、方便;其增强材料的强度超过钢材,并与金属有良好的界面粘接性、密封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川渝地区独特的作业环境(湿度、温度)和人为因素影响,部分修复管段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本文结合川渝地区实际补强作业经验,制定出适应各类补强技术的操作流程和过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9.
套管内打捞抽油杆是一项复杂工艺,尤其对于油杆与防偏磨节箍、油管混合在一起,多鱼头的情况更是复杂,国内以往曾有油井因此导致报废。S19-59井在打捞过程中,针对油杆重叠、交叉、严重扭曲变形,且鱼头压实成弹簧状的情况,先后应用套铣打捞一体化、铅印落实鱼头、小冲管内冲、震击活动解卡、强磁清理鱼头等一系列技术,捞出全部井下落物。该井的成功打捞,对今后处理类似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下φ101.6mm小套管进行二次固井作为治理油层套管变形,在临盘采油厂得到大面积推广。在采油配套技术方面,φ60.3mm平式油管内径较小进而造成杆管偏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φ659mm非标油管在小套管井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