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奥古斯丁(354—430)既是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神学家,又是道德教育思想家。其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论述及道德教育的方法。一、奥古斯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1.人的"道德认知"由"道德意愿"控制奥古斯丁认为,人的"道德认知"主要来自于人对善恶的理解,而"道德认知"来自于"道德意愿"。"自由意愿"既可使人向善,也可使人向恶,关键  相似文献   
62.
大象版《历史》选修②第一章第三节“链接阅读”部分介绍了卢梭的《忏悔录》,并配以书影“卢梭《忏悔录》中译本”(左图)。可是仔细观察该书影,我们不难发现,该书作者并非卢梭而是“【古罗马】奥古斯丁”。许多细心的同学困惑不解:奥古斯丁为何人?是不是卢梭的一个笔名?奥古斯丁(354~430)又称圣·奥古斯丁,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并称为基督教神学的两位  相似文献   
63.
"至善(perfect good)"理论是托玛斯·阿奎那伦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奎那的"至善论"与其前辈奥古斯丁的"至善论"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根本的不同.阿奎那一方面继承了奥古斯丁的神学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又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修偏补弊,以诠释自己的"至善"意趣,由此补正了奥古斯丁关于神恩与人性各行其道的格局,从而成为近代启蒙价值复兴的过渡性环节.  相似文献   
64.
"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却反而迷惑不解了。"千年前的奥古斯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然而,奉行着"惜时如金"的后现代人似乎从未有过类似的疑惑。当我们在用快节奏的生活填满时间,并自以为感受着生命的充实之时,实际上我们早已丢失了时间和生命的本真。现代化的进程不仅大刀阔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在无形之中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特别是在处理时间的方式上。事到如今,我们非但不可能再体会到中世纪人对时间的永恒感受,并且也失去了以怀旧来拯救时间的现代  相似文献   
65.
奥运会会徽作为独特的视觉标识符号,正如奥古斯丁所说,它是加之于感觉而产生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本文试从符号学基本的概念出发,分析历届有民族风意蕴的奥运会会徽的符号内涵;以及从符号学编码与释码的角度,分析这些符号在凸显民族风时的特色变化。  相似文献   
66.
逆天王者     
I今年的NCAA四强Final Four是堪称NCAA历史上最具号召力、含金量最高的一届,光是头号种子一个不落的噱头,就足以让负责转播的电视台兴奋好多天——自从1985年NCAA淘汰赛扩军为64支球队以来,还从未有过四位分区头号种子在Final Four中聚首的场面,今年他们终于等来了这一盛景——堪萨斯、孟菲斯、北卡、UCLA,四支最好的球队为球迷奉献了最纯粹的篮球比赛。这四支球队,都有夺冠的实力——全美锦标赛前四战,北卡场场胜出对手至少10分,说明他们的内力深厚;UCLA在第二轮如履薄冰,但其余几战都顺风顺水,说明他们经得起风浪;堪萨斯面对巨人杀手戴维森,坚持固有的防守策略,终以两分险胜,说明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赢球法则;孟菲斯整个赛季打到决赛才输一场球,说明他们彻底摆脱了过去软弱的形象。所以这里没有滥竽充数的头号种子,这里只有淬炼真金的生死决战。  相似文献   
67.
罗马帝国晚期动荡不安,蛮族入侵势不可挡,生于乱世之中的芸芸众生渴望获得精神家园。于是,早巳在帝国境内根深叶茂的基督教会借此天赐良机,在宗教领域和现世生活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帝国晚期涌现出来的基督教精神领袖,不再是迹近传说的不辞辛劳传教的圣使徒,而是一批著书立说、言传身教的教会神学家。  相似文献   
68.
正古今中外,关于班主任治班技巧的研究层出不穷,内容包罗万象,总体上可划分为三大派别。一是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儒家式管理,强调爱心是师德之魂,师爱是教师胸前的徽章,如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二是以"规范制度"为基础的法家式管理,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刚性制度是教师手中的准绳,如万玮的《班主任兵法》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三是以"无为而治"为理念的道家式管理,强调顺应学生个性和尊重学生选择,自我管理是教师脑里的标尺,如卢梭的  相似文献   
69.
正近日购入一册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的《古罗马宗教读本》,该书收西塞罗、维吉尔、奥古斯丁等人拉丁语原著数十篇,我将之兼作拉丁文教材用。说来有趣,影响近世文明进程极为深远的约翰·古登堡,在1450年印制出的标志着其活字印刷术已进入实用阶段的著作,便是一部拉丁语文法书。这距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中国人毕昇基于雕版印刷工艺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已达四百余年之久。记载这件事的毕昇同时代人沈括在  相似文献   
70.
栗月静 《教师博览》2012,(12):54-56
公元383年,神学家奥古斯丁去拜访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后在《忏悔录》中写道:"当他阅读时,他的眼睛扫描着书页,而他的心则忙着找出意义,但他不发出声音,他的舌头静止不动……我们来拜访他时,常常发现他就这般默默地阅读着。无论他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他一定有他的道理。"对奥古斯丁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