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52篇
科学研究   176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98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6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唐代上层社会妇女婚姻地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上层社会妇女的婚姻生活仍然局限在择偶不自主、生育无节制的传统樊篱内,且忍受着一夫一妻多妾制给女性心灵带来的深刻痛苦,并未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开放、自由,而且由于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道德对心灵的禁锢,虽然政府对离婚和再嫁有了宽松规定,也并未有多少人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62.
[简评]文章写的是游戏,谈的却全是生活哲理.怎样才能不让婚姻这只"鸟儿"飞走?文章告诉我们,不是金钱,不是我们平常眼中贵重的东西,而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一个轻吻,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小小的礼物--它们都有滋养婚姻的神奇力量.文章借游戏谈生活、谈生命、谈婚姻,蕴味无穷.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唐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唐代各阶层妇女的婚姻的实际状况,试图还原历史的原貌,剖析唐诗背后深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4.
<聊斋志异·婴宁>塑造了生动的狐女形象,婴宁经历了笑、不复笑、反笑为哭三阶段.本文用贾宝玉"女子三变论"解读其从山中到尘世的变化,由女儿到妇人的变化,思索婴宁行为和心态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文章对《诗经》中的“山有X,隰有X”进行考证,指出“隰”是山脚下低于原的平地,可种树,可种庄稼。同时,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山有X,隰有X”句式在《诗经》中所起的“兴起婚姻爱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荷塘月色》的美丽是如此上演的:舞台是线条曲折优美的荷塘,主角是让人恋恋不舍的莲,配角是摇曳多姿的杨柳,背景是让人神魂颠倒的梦,至于那舞女、美人、乳就更裸露了女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以沈阳市某幼儿园的120名3~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3~9岁儿童气质家长评定问卷》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幼儿的气质特点及其父母的婚姻质量进行评定,重点探讨幼儿气质特点与其父母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气质中的情绪性维度显著相关。(2)幼儿气质中的专注性和活动性维度与父母婚姻质量的部分因子显著相关。(3)幼儿气质中的情绪性维度对父母婚姻质量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8.
事例甜甜的妈妈下班后刚回到家,就被老公神秘兮兮地拉到一边":今天,甜甜竟然告诉我她‘恋爱’了,这么小就发生这种事,你说该怎么办……"爸爸的话还没说完,看到妈妈回来的甜甜就兴奋地扑了上来:"妈妈,我和扬扬谈‘恋爱’了!"  相似文献   
69.
幼儿气质特点与其父母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沈阳市某幼儿园的120名3~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3~9岁儿童气质家长评定问卷>和婚姻质量问卷>对幼儿的气质特点及其父母的婚姻质量进行评定,重点探讨幼儿气质特点与其父母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气质中的情绪性维度显著相关.(2)幼儿气质中的专注性和活动性维度与父母婚姻质量的部分因子显著相关.(3)幼儿气质中的情绪性维度对父母婚姻质量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0.
王富超 《成都师专学报》2011,(6):102-104,116
网络婚姻是以网络为媒介构成的一种婚姻关系。文章认为,网络婚姻具有虚拟性、非伦理性和非道德性、非对称性和便利性等特点,网络婚姻与传统婚姻在构成要件、存在方式、程序、本质等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网络婚姻无论对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有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网络婚姻的法律规制及管理方面,要完善现行《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要完善相关离婚案件及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制,要强化对网络婚姻的社会管理和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