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秀净 《班主任》2005,(4):18-19
学校是对青少年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可塑性极大.因此,养成教育在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乔伊斯所开拓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传统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他打破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那样井然有序、有始有终的情节线索,将“连续”的行为切成碎片,用内心独白、时空交错、感觉变形等混杂的手法和风格,表现了个人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沈从文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可以叫做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识时二人的小说创作在客观化叙述上的异同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43.
世界既具客观性 ,又具主观性。科学运用客观化的方法 ,但并不能消除主观性。主观化的方法指向个体意识本身 ,能帮助人在反思中提升意识水平。人学强调主观性 ,是关于如何改造主体、发展自身的学问 ,其源远流长 ,与针对客体、改造世界的科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语文素质的好坏。所以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作文具有“双重转化”的特征,也就是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再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学生作文的过程也就是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再把形象换成作为客观化物质的体现的文字的描写。  相似文献   
45.
理论层面,期待可能性一直是刑法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司法实务层面,该术语在民事领域却出现得更为频繁。当阐明这一语词在民事案件中的相应含义,一个开放的、客观的期待可能性概念在"风险社会"的司法背景下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46.
基于图像的电视新闻正呈现出新闻叙事的强势,其画面把不同景别,连续活动着的图像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视觉形象的特殊语言,用来叙述新闻,反映现实."这种由一幅幅图像构成的专业语言,既能体现电视自身所具有的直观、形象的特性,还能超越表象,通过组接产生隐喻或联想,用于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47.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时代,科技与理性一统天下。人类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自从撕破了大自然神秘的面纱,对大地母亲进行了严酷的剥夺与抢劫,导致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甚至枯竭,地球生态惨遭破坏,大地满目疮痍,伤痕累累;这也是一个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时代,男性自以为是一个完美的、客观化了的神圣群体,却将女性看作是“他者”,  相似文献   
48.
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实践探讨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法律适用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中对有关外观设计的法条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提高了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标准。亦即,增加了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授予专  相似文献   
49.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而又脆弱的,但是,每当孩子犯错时,作为父母的您又必须及时指出和纠正孩子的各种错误,这个时候,掌握好"度"则显得尤为重要。【案例】10岁的林林是个自信活泼的小女孩,成绩优秀,人见人爱。正是因为她的优秀与出众,爸爸妈妈对她的要求也就很高,可以说在林林的生活与学习中是不允许出错的,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会被爸爸妈妈反复地拿来说,长此以往,本来自信心十足的林林开始变得畏首畏尾,总怕出错。  相似文献   
50.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其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它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发挥了提供佐证和实验证明的作用,也为后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实验基础。通过对比较心理学的历史渊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困境和转折发展这五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来进一步理清比较心理学走向科学化、客观化研究的过程,并指出其困境和转折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