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4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GDP作为中国社会20多年来最重要的主角,或在目前激烈的关于中国GDP增长的争论声中,逐渐从政府的红头文件中淡去,不再是官员政绩考核和升迁的根本,不再是举国上下“必须确保”的目标,更不是某些官员可以随意干预和摆弄的游戏,而逐渐成为主要隐没在学者分析与框算中的资料。  相似文献   
32.
政绩考核必须从凭主观愿望或长官意志定计划,下指标的计划经济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单纯的结果验证式的被动封闭考核方式,充分尊重行政管理工作规律以及考核对象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努力构建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行政决策为核心,以党的路线和相关制度规定为标准,以群众民主参与为基础的开放式的考核评价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这里所说的县(市)报道,是指反映县(市)工作成就、县(市)得意之作、县(市)政绩的报道。县(市)报道是省报的重要报道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34.
追求GDP的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长期以来让各级地方政府成为GDP的主要承担者,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唯GDP论英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5.
古人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智慧,论证了“天人合一”的精美命题,但却被现代盲目的“工业文明”和恶性膨胀的“数字政绩”一再否定。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而大规模吞噬资源,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的危机。科学发展观完善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实现了对“天人合一”的“扬弃”和“复归”,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上树起了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6.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为我们的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基于绩效而管理、基于绩效而发展”的管理哲学,是许多优秀学校实现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无数实践证明,校长在学校绩效管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所在学校绩效管理的成败。  相似文献   
37.
2006年,对我国的环保事业来说,是形势更为严峻的一年。降低能耗4%和主要污染物减排2%的目标没有完成,反而有所上升。国家督察组在湖北的抽查结果印证:一些地方政府不仅不支持环保执法,还出台了很多干扰和限制环保执法的“土政策”,成为环保执法的一大绊脚石。  相似文献   
38.
浅谈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造福民众的前提,也是克服不良政绩观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为谁创政绩,创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创政绩,以及如何考评政绩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的科学内涵;这既要靠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更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39.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政绩考核体系建设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为现代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政绩考核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对政府政缋考核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深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0.
胡双成 《湖南教育》2005,(19):23-23
政绩工程”泛指有的政府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而搞的一些诸如广场、风光带一类的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项目。这类“工程”劳民伤财,很多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其实在教研工作中,我们也时常看到这类“政绩工程”。有的学校搞了很多的课题,一些课题还获得了省级、国家级的奖励,但你到学校一了解就会发现,这类课题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有的只是一些“专家”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的“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