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4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4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党员干部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反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现实生活中有少数党员干部盲目创“政绩”而做出有损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创造出了浮夸、泡沫、罪过、瘸腿、猫腻之变质“政绩”。这种变质的“政绩”完全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悖于凭政绩用干部的真实目的。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坑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并毒化了社会风气。产生种种“恶迹”,原因是少数党员干部功利思想、投机心理和官本位私心膨胀的结果。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把评判干部政绩的标准交给群众,评判干部政绩的权力交给群众,真正使那些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在群众中有口皆碑、政绩突出的干部获得荣誉,得到重用。从而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的歪风。  相似文献   
42.
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是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必须跳出年龄、学历、职业、物质等传统认识上的误区。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认识上有较大提高。通过明确干部不胜任现职工作的标准.建立健全岗位目标为核心的实绩指标体系,推行领导干部行为公开、政绩公开制度.制定出“下”的标准。对于下来的干部要坚持调整前谈话制度,把好“人格关”,实施实绩考核.增强监督意识,制定相应政策.才能保证干部“下”的渠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43.
◆令人担心的倒不是我国教育出现了悖论,而是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将矛盾和问题视为错误,与“政绩”挂钩,有时为了保护“政绩”,则以为尊者讳的态度来对待问题,当然就不能认真进行“解悖”。◆我国的教育正处在这样一个“范式革命”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对每一项熟悉的基本观念进行反思,这样,我们的改革才不至于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相似文献   
44.
近来,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兴办公益事业或者“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的旗号,通过让财政供给人员“自愿捐款”等手法,克扣或者变相克扣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师工资的现象越演越烈。记者在河南省滑县调查中发现,部分乡镇为了实现上级提出的、年内将农村中小学危房全部改造完毕的目标,采取分任务、下指标的办法,强迫吃财政饭的干部职工和教师至少要拿出月工资的一半,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此举引起当地干部教师的强烈不满。有的干部气愤地说,这种掏百姓腰包换领导政绩的做法,应该受到处理。  相似文献   
45.
一、官员政绩考核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官员政绩考核缺乏法治,人治现象严重 当前。全国各地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相当模糊,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政绩考核的内容、方式和标准等方面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往往都是上一级领导部门随心所欲,领导要抓哪项工作就把它作为考核的内容,方式无非也是领导说了算,标准即为上级领导的主观印象,所有这一切都是人治。在对政绩考核的监督方面,更加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下级官员根本没有资格对上级官员的政绩考核过程进行监督,一切都是上级领导说了算。  相似文献   
46.
媒体关注     
《上海教育》2005,(3B):4-5
0.04个百分点引发冲击波;“教育投资倒挂”触动社会公正底线;警惕高等教育里的“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47.
鲍传龙 《六安师专学报》1999,15(4):34-36,100
《六安署病中感怀》是明末著名将领史可法崇祯年间作安徽地方长官开府六安时的珍贵文字。史可法于崇祯八年始任安徽地方长官,崇祯十年七月开府六安,至崇祯十二年夏离开六安。在六安期间,史可法政绩显著。  相似文献   
48.
视点     
《基础教育参考》2004,(11):63-63
问题:当政绩盯上教育,争鸣:补课“复辟”是教育倒退,热点:为何总是先砸中小学教师的“铁饭碗”?  相似文献   
49.
50.
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中,文书管理制度是其重要的部分.其中的官员档案又是其重中之重.它所记录的官员出、历官情况、政绩等,是较为客观的反映官员的具体情况的文书载体,是官员任用的主要依据,便于朝廷全面了解官员,知人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