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8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去过青岛的人很多 但认识青岛的人却很少 一百多年的历史被凌乱地散落在城 市的角落 酣酣地在记忆的死角沉睡 去过的青岛,是都市 不认识的青岛,是老城  相似文献   
32.
我喜欢     
正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  相似文献   
33.
菲利普·拉金的两首诗歌《被炸毁的石建教堂》和《去教堂》分别创作于诗人文学生涯的早期和成熟期。两首诗歌均以教堂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了拉金对工业社会中人们缺乏信仰的担忧和焦虑,呼唤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保持崇高信仰和心灵的追求。与此同时,两首诗歌的创作风格迥异,这体现了诗人从标榜现代主义到崇尚英国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34.
凯宾 《留学生》2014,(22):54-55
我所住的城市普莱斯顿,位于英国的西北部,面积很小,即使在英国,它也算小城。 2月的英国小城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记忆:阴雨、寒风、仿佛永远灰暗的天和盘旋在冷雾中的灰鸽。偶然有太阳稍稍灿烂的中午,狭小的街道却将光明分割开去,我由此特别信服了狄更斯,他为我们刻画的英国真的很英国。但对于因为喜欢莎士比亚而喜欢英国的天真派,如此的第一印象,起码是受到了刺激。  相似文献   
35.
《留学生》2014,(4):10-10
这世上人来人往,有些人可能一别就不会再见,只有大教堂永远屹立着,不,它们也是人的造物,也会像神和雕像一样慢慢死去,但对大教堂的阴影中脆弱的人类个体而言,那已经是不可企及的永恒 在过去的一年里,艾丝美拉达曾经舞蹈的广场上,耸立起一座高大的观礼台,人们可以坐卧行走,观看经历了一次次大火和毁灭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巴黎圣母院。这是为了庆祝巴黎圣母院建成850周年,850年来,信徒、异教徒、市民、无证游民都聚集在这里,一如眼下熙熙攘攘的广场。  相似文献   
36.
他乡的天空     
正村口往东南,是一条暗灰的沙砾路。路的右侧,呈斜面坐落三幢农舍。第一幢,树篱紧贴道边,蓝砖蓝瓦,色调爽朗而澄静。楼作两层,屋顶向上攒聚成复瓣,若从高空俯视,俨然一朵含苞欲放的蓝玫瑰。透过树篱的缝隙,瞥见院里有柔碧的草坪,有娇媚的盆花,有帆布躺椅,还有一只系着铁链的狗,隔着篱笆向窥视者发出狺狺(yín)的短吠。闻声,主人从躺椅抬起头,冲我送来一抹抱歉的微笑。那一刻,  相似文献   
37.
正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  相似文献   
38.
事实证明,照顾我那体弱多病的母亲是非常困难的。我住在离我母亲1700英里以外的地方。我的刚刚成立的家庭也需要有人照料,因此,我每个月只能抽空去她家住上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39.
圣诞夜狂欢     
最早开始圣诞狂欢的是AC米兰,意甲劲旅在距离圣诞节还有十天的就举行了联欢派对。众多球员都带着妻子正装出席。其中,上个月接受了心脏手术的卡萨诺也携妻子亮相,由于身体恢复良好,卡萨诺的心情看起来非常不错。身处米兰这个"时尚之都",AC米兰"太太团"的争奇斗艳也成为这场圣诞联欢派对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40.
两个人的印记泰恩教堂的右侧是异常狭窄的泰恩巷,泰恩巷的另一边则是老城广场街廊最富内涵的中世纪建筑之一——石铃大厦。虽然墙角悬挂的石铃已是个复制品;但山墙在1 980年之后还原成早期的哥特式真实风采。与石铃大厦右侧紧密相连的建筑,则是18世纪建造的金斯基宫。这座晚期巴洛克经典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