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16888篇
科学研究   28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41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6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691篇
  2014年   2443篇
  2013年   1427篇
  2012年   1793篇
  2011年   1991篇
  2010年   1622篇
  2009年   1427篇
  2008年   1586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课标理念下乐游戏中渗透游戏精神的音乐教学游戏化活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音乐学习溶于游戏之中,二是主张在音。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以游戏精神渗透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游戏化活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2.
33.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注重英才教育而忽视通才教育,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倍加呵护和重点培养,其他学生则不被其视为人才而受到漠视甚至被放弃。这种错误的人才观和做法否定了人才的普遍性,实质是埋没人才。结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职业多样化和人才通适化的实际,造成诸多领域尤其是第三产业人才匮乏,影响了  相似文献   
34.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根据教学实践,阐述的初中数学教学革新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35.
实施高效教学,必须使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内涵,找准结合点。 一、从文化的角度整合三维教学目标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就是学科文化的教学活动。学科文化由显性的知识性成分和隐性的观念性成分两部分构成。观念性成分一般隐含在知识性成分之中,知识性成分是观念性成分的载体。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要坚持以模块设计为依托,研读课程标准,找准模块整体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并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是教师依据教科书做出的有意识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36.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是教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赞科夫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那么如何应用评价的手段,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如何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浅显探索。  相似文献   
37.
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方面是有重要性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38.
39.
谌凌梅 《宁夏教育》2006,(12):31-31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学生的这一学习心理因素,为学生的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40.
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而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的了解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这样的教学评价,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这一项较弱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效果的衡量,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活动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