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3139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149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依据教育部和鄂高工委的有关指示精神,就如何从两课教学中教师培训、教材内容调整充实和加强教学管理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2.
指出了所用《电工测量》教材中观点上的欠妥之处,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3.
吴凤艳 《科教文汇》2007,(5X):95-95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面临着学习环境、教材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初高中物理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平缓的“引桥”让学生以比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步伐上好“引桥”,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这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4.
黄耀 《教学月刊》2007,(9):12-13
新课改实施以来,英语教师"教教材"的传统教学理念有所改变,"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已吐露新芽。但不容  相似文献   
85.
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取舍教材内容、完成知识教学任务,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等等,既是一线历史教师求解的问题,也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所在。在此,笔者以人民版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就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以下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86.
1教材内容的比较课例(一)、(四)采用人教版教材,另两个课例采用的是苏科版教材.按照人教版教材的安排,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前,通过学习函数及正比例函数,已具备了必要的知识与经验,具备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的研究方法来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能力与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87.
对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的内涵进行诠释,围绕问题和问题解决,提出教材内容问题化、情景化、生成化、活动化、结构化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8.
姚彬 《地理教育》2011,(7):123-124
一、课本插图的作用 地理教科书除了文字内容外,还有大量地图、图表等非文字内容,统称为课本插图。地理课本插图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教材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通过对课本插图的分析、判断,可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开阔眼界,培养形象思维,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记忆,使其较快、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又可以发展和提高其...  相似文献   
89.
活动学习观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借助活动这一中介,学生主体与周围现实世界都得到发展。在活动学习视野下,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表现出鲜明的"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二元活动形态。遵照课程改革发展人之根本理念,人是教材结构建构之根本。因而,以"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为两大主线建构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结构迎课程改革之势、合课程自身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90.
不知从何时起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马列主义的灌输中"走过了一段路程,思想品德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流于说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况呢?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关心的问题不能通过政治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