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1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586篇
教育   17478篇
科学研究   7138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776篇
综合类   1221篇
文化理论   186篇
信息传播   9880篇
  2024年   384篇
  2023年   1611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492篇
  2020年   1771篇
  2019年   1579篇
  2018年   784篇
  2017年   1247篇
  2016年   1436篇
  2015年   1928篇
  2014年   3258篇
  2013年   2081篇
  2012年   2091篇
  2011年   2317篇
  2010年   1835篇
  2009年   1939篇
  2008年   2092篇
  2007年   1589篇
  2006年   1171篇
  2005年   1193篇
  2004年   1015篇
  2003年   776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首先对当前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研究与实践中知识融合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情报理念、情报采集、情报分析、情报服务四个方面梳理了情报学研究与实践中有关知识融合应用的特点。其次概述现有知识科学领域中知识融合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并按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基于代理的知识融合、基于模式的知识融合、基于机器学习的知识融合。最后,结合近年来的情报实践,提出了一个知识融合研究的总体框架,一方面对现有情报学研究和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反映当前情报学的新进展、新特征,另一方面勾画出未来情报学的一种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情报学的发展。图1。表1。参考文献 58。  相似文献   
992.
从大数据环境对阅读推广工作的影响分析入手,介绍了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重要性,阐明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问题及优势,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应对策略,为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总体阅读推广效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去年下半年以来,喻国明学术工作室①展开了"基于中文搜索引擎大数据的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与内容建设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本文是其中的子课题之一"移动互联网年轻用户内容消费偏好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它是我们基于对用户洞察的趋势研究和对百度百家号数据的实证分析,所得出的关于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如何将网络内容与青年用户的匹配逻辑与操作策略所得出的分析性结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意义]数字化浪潮催生了类型繁多的海量文化遗产大数据,合理的分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大数据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关键。[研究设计/方法]根据文化遗产与大数据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文化遗产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并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文化遗产数据分类现状进行探讨。[结论/发现]分类焦点应从具体类别的文化遗产信息向文化遗产大数据这一类资源整体转变;同时,现有分类体系中出现的维度单一、粒度粗糙、类目设置不严谨等问题也亟需解决。[创新/价值]采用组配分类法,以文化遗产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文化遗产领域特征和数据特性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文化遗产领域特征与数据特性的二维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意义]国家层面《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出台后,探索如何在众多相关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实现权益平衡和激励的分工合作框架,对加快政策落实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国外科学数据开放共享领域的代表性政策为样本,对政策文本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和探讨分工合作框架要点。[结论/发现]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推进可以从加强确定型主体的有效参与、加快高水平数据中心建设与数据服务建设、切实保护科研人员数据权益和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创新/价值]为我国开展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实践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意义]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实现了健康科学数据的高效利用并促进了开放科学的发展,总结国外实践能为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健康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框架,从健康科学数据的管理计划、采集与评价、组织与保存、共享与再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结论/发现]国外基金委、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提交设为科研项目的必要环节,数据安全保护是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国外成熟经验,本研究从加强基金委与科研机构层面的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制定、完善健康科学数据采集与评价体系、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健康科学数据仓储、权衡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利用与数据安全间关系四个方面对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给予建议。[创新/价值]将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引入健康信息学领域,弥补了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人才要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关乎各国人才战略。分析科研人员流动的性别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流动模式,同时有利于国家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研究设计/方法]在分析流动频次、回流倾向、流动时期选择的性别差异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设,根据假设提取并分析了ORCID数据库中截止2017年底的有跨国流动经历的26,315位科研人员简历。[结论/发现]①科研人员在流动频次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科研人员的流动频次少于男性;当流动次数增加时,对应人员比例降低;②在回流倾向上,女性与男性并无显著差异,英国的男性和西班牙的女性最倾向于回流;③科研人员在流动时期的选择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均在职业生涯早期流动更多。[创新/价值]揭示了男女科研人员在流动中的不同倾向,为进一步探讨不同背景和条件下的差异现象及本质并寻求解决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999.
文章介绍了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概念和功用,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构建用户偏好挖掘模型的目的,探讨了用户偏好挖掘模型的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计框架,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图书馆用户偏好挖掘模型的构建策略,以期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毛伟  周燕群 《中国记者》2020,(1):111-114
2019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25周年。25年来,我国传媒业及传播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推动着媒介由低维形态向高维形态快速演进。封面传媒坚持以技术驱动融合转型,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媒体"领域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