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7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9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殷周时代 ,一切学术都由统治者直接控制 ,史官之职也是世袭的 ,有着很高的地位和特质 ,所作之史书在一般人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修史逐渐受到强暴势力的威胁 ,但仍有史官冒着生命危险修史的例子 ,涌现了一批像董狐、南史氏这样的“良史”。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史官屈从于强暴势力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趋于低落 ,同时史官本身也出现了许多缺陷和弱点。到战国中期 ,史官的地位已低落到世人羞而为之的地步。而伴随史官地位低落的 ,则是史官修史之风的败坏 ,强暴势力的因素越来越影响史官的修史。到西汉时 ,史官的地位已经低落到和倡优差不多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     
自从看了电影《哈利·波特》,丁奇对魔法简直着了迷。当魔法师真带劲呀,不但能穿上神秘的黑袍子,还拥有许多神奇的道具:魔杖、猫头鹰、飞天扫帚……丁奇最感兴趣的,是哈利.波特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有四个等级,从上到下依次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孔子、孟子、墨子、老子这些人都是士。有文化的士是文士,有武艺的士是武士。文士可以给人家当秘书,武士可以给人家当保镖。  相似文献   
14.
冀红霞 《课外阅读》2011,(4):213-2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先河。其内容、语言、表现形式来自民间,由宫廷的乐师、文人按民歌、民曲的乐谱加工整理、编辑而成;《离骚》由屈原个人创作,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先河,是我古代诗歌南集体创作到文人个体写作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这两部作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学的两座山峰。  相似文献   
15.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6,(9):F0002-F0002
禁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壶等盛酒器皿的几案,存世作品较少,皆为铜质。已发现最早的铜禁为西周初期,春秋战国时人们仍有使用。目前存世的铜禁有1901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西周铜禁;1978年河南淅川出土,现存河南博物院的春秋晚期云纹铜禁;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11,(12):58-58
1.断箭春秋战国时,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是马前卒。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流动主要体现为楚王族集团的变动和士阶层的流动,其中既有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也有楚人才的外流和异族人的流入。相对而言,战国时期楚国社会的流动性比春秋时期要强,但没有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封君制成为社会流动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尚武精神主要表现在民间习俗、社会教育、日常礼仪、女子尚武、文学艺术等方面。作为一种大众性社会行为,其实质上是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外在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尚武精神强化了中华先民不畏强暴、不惧战争、敢于反抗、勇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固化了中华民族业已存在的爱好和平和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使其深深地烙印在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固有要义,为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形成了民族尚武自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说“兵符”     
吕博 《寻根》2009,(4):49-51
我们都熟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其中之符,就是兵符。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封建帝王为了能直接掌控军队,便发明了兵符制度。“虎符”是最早的兵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僚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尚武盛行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搜寻了所有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尚武盛行方面的文章。总结发现,这些文章都是从各个方面在谈春秋战国尚武的表现,而没有分析其尚武的原因。因此,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尚武的原因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