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3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十二生肖指的是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种动物,它们依次是: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属猪。有趣的是在古典诗词里,有不少诗句就含有这些动物。  相似文献   
32.
穿越平整的碧绿菜畦,走过两边枯草的田间小道,迷离着浑潆的云天,渐次步人眼帘的是一通高大的碑,上书“李商隐之墓”,碑后一丘大大的土冢,淡极静极,这便是李商隐墓园了。那一刻,心仿佛被紧紧攫住,几至于窒息。1100多年前,就是坟丘里的这个人,用自己的泣血人生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凄艳诗篇,又是这个人的别样诗文,铸就了一个大写的人生。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彻彻底底的纯粹的人。唐诗在经历了盛唐和中唐贞元、元和之际的两个高潮后,面临难以为继的形势。笔补造化的李贺频频觅诗于荒郊古墓,苦吟成癖的贾岛常常流连于幽寺古刹,恢弘阔大的诗国变得促狭。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商隐以自己的生命绝响,为唐诗拓展出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3.
<正>一、注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典诗词教学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诵读,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但是如何更好地诵读,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的教师不停地让学生读,每读一次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评,要求许多学生不断评,评来评去评的兴趣全无;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会读,一遍一遍地领读,丝毫没有留给学生悟读的机会,要求学生勉强为之,  相似文献   
34.
张超天 《快乐阅读》2011,(9):122-123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跳跃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古典诗歌都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意境,我们在品读时,都能体会到一种从诗歌语音排列中所无法看得到的审美情感。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  相似文献   
35.
李商隐"谪仙"意象是寄寓的、他称的,强调的是"谪"。这一迥乎以往的不以张扬面貌自称自是,而是以俯就的姿态向内回溯心灵、向外诉求神意的在世有罪的担负,以及俯身承托的在世的同情,绝不可能是一维精神的产物。道教在他这里是思考世界的出发点与全部审美的本源,佛教思维的植入才使他的性灵之目洞明而极具穿透力。这是形成他诗歌独特风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诗词包点评吴文英,一生未第,度过了浮萍般的一生。除夕恰逢立春,年岁与季节的双重交替,使浪迹异乡的游子心里百感交杂。这首词写除夕守岁,以眼前所见的欢乐之景凸显心底的孤清凄凉,抒  相似文献   
37.
2014年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学译作排行出炉,麦家、余华领跑。依据全球图书馆收藏数据的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检索出在全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470多种语言、两万多家图书馆中,2014年在海外出版的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已有100多  相似文献   
38.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唐代李贺与李商隐的"登仙"类诗歌,运用通感手法为"登仙"主题服务,可以引用通感理论来分析其具体艺术特色。另外,二李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愿意融入宗教核心。李贺宁可以艺术通感技法来"创造"一个生动活脱的仙境,也不愿深入宗教核心,这是他与义山最大的不同。而"登仙"对李贺而言是一种摹幻及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对义山而则为力图实践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39.
40.
启忘的魅力     
散文就是渴望自由。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记忆是美丽的。我相信我有出色的记忆力。我记得三岁的时候夜宿乡村客店听到的马匹嚼草的声音。我记得我的小学老师的面容,她后来到台湾去了,四十六年以后,我们又在北京重逢。我特别喜欢记诗,寂寞时便默诵少年时候便已背下来的李白、李商隐、自居易、元稹、孟浩然、苏东坡、辛弃疾、温庭筠……还有刘大白的新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