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951篇
科学研究   225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186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85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对在物理教学当中应如何渗透德育素质教育,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个性素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物理教师不仅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外围知识,也应具备完美的人格,去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122.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各组织只有从指导理想上深化认识,在实施教育中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在具体的养成教育中多下功夫,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3.
124.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在人的各项素质中,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过去的质量目标往往只偏重学科成绩,即使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由于"习惯势力"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从小学进入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搞好"中小衔接"固然重要,然而只讲学科教学的衔接,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这个"内因"的保证,也会事倍功半.我们很有必要积极实践、探索怎样抓好小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25.
中国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大量反映在先秦诗文中,有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向往,有对国事日非的忧患,有对献身报国行为的讴歌,有对败亡故国的凭吊与依恋,有倡导华夏的统一,抵御外族的入侵,还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与执著。高校所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和素质教育选修课应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凸显爱国主义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26.
20世纪20年代,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现了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其道路是:关心国事,研究国情是转变的必要前提;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是转变的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转变锻造了知识基础;注重修养,锐意进取为转变锻造了思想品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7.
128.
中国国家足球队于2005年11月10日,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历史服务于人生,本是一件用心良苦,并可以让各方都叫好的事,却引起了舆论的不满。据《现代时报》等媒体报道,舆论的不满主要因为,国足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不鞠躬,不献花,不默哀,还有两名队员不该笑却嬉笑。人们因此对国足近乎破口大骂了,“一群小混混而已”,“如果连最起码的人性中的悲悯都没有,就不能再算作人了”……  相似文献   
129.
鸦片战争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给中国青年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挽救民族危亡,爱国青年英勇反对英国入侵,并开始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0.
陈辽 《益阳师专学报》2000,21(3):121-124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在要不要对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该不该选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及其它一些观点上,都存在着错误认识,只会误导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