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178篇
科学研究   21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0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道德相契合,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和着力点。那么如何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文章以爱国这一中华传统道德为例,从抽象继承和具体还原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问题,即抽象继承爱国传统中具有"古今通理"意义的合理内核,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现代价值转换,最终落实于具体的"尽伦尽职"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72.
中国古典的阅读理论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到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特征,然而在通达作品审美境界的路径上,却甚少具体可行的方法。在这一方面,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茵加登的理论则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3.
王继红 《教育探索》2006,(12):75-76
语文新课程不应忽视传统语文教学的诵读教学,应理智地把握一个度——淡化视听,还原诵读,扎扎实实落实新课标中“让学生充分地读”的精神。  相似文献   
74.
用类似于质子活度与酸矸电离常数一样的电子活度与氧化-还原半反应平衡常数的概念,并用于处理氧化-还原平衡,而使四大溶液平衡的理论处理方法趋于统一,通过分析,采用这种定量的标准来类比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75.
徐明乔 《铜仁学院学报》2003,5(3):51-51,M002
算术数对于学生理解绝对值概念、掌握有理数运算均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76.
在历年的高考选择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常考的基础题,也是高考选择题中的命题的热点知识,主要包括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热化学方程式、STS及有关离子的题目等.  相似文献   
77.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步骤,它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也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试题,一般其难度都不低,因此掌握较好的解题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配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本在天青石碳还原氯化焙煤反应的实验基础上。(1)对其反应行为提出了假设;(2)对假设反应行为中的C2(g),C4(g)采用群论的方法分析了它们(C2,C4)的光谱活性,由分析结果表明:C2(g),C4(g)有红外,喇曼光谱活性,(3)从理论上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指出,要证实该反应行为的合理性,应采用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所应获得的光谱信息类型。  相似文献   
79.
汪述华  晓鸣 《理科爱好者》2003,(24):F004-F004
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实验的改进。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新教材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6-8,按教材图6-19的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所需一氧化碳的量大,排出尾气易造成污染,加热时问长,装置较繁杂,操作不方便.为此,我们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80.
现象学教育学摒弃先在的理论成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倾注于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力图发现教育的"意义"之所在。这样的探究理路,为我们认识知识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为我们在知识教育实践中摆脱无休止的理论吵闹和纷争,重新找回生命的本真提供了新思路。在现象学教育学的视野中,不仅知识教育的生活面貌得以恢复,而且知识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得以再认和明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