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73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教育   25096篇
科学研究   4827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373篇
综合类   678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2710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3255篇
  2013年   2090篇
  2012年   2546篇
  2011年   4466篇
  2010年   4682篇
  2009年   2836篇
  2008年   2325篇
  2007年   1639篇
  2006年   1017篇
  2005年   1008篇
  2004年   1121篇
  2003年   860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现代油画家与古代大师的显不同在于;古代大师对使用的材料工具了如指掌,而现代画家却知之甚少。本从理论上剖析油画材料的性能和特点,阐述了油画材料技法的原则及其关键问题--光泽度、干燥速度、胶油混合技法,并指出现代油画材料技法运用所存在的新问题,对材料技法的再认识将有助于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74.
《中国钓鱼》2004,(8):58-58
日本SHIMANO公司今年推出的天福和福全池钓战斗竿(综合鱼竿)一经面世便以其独具特色的构造和优越的调性在池钓手竿中很快脱颖而出。本章着重介绍福全,以便各位已经拥有或尚未拥有的钓友能进一步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使用时能更顺手、更顺心,能将它的优越性发挥到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5.
活饵钓鲇     
杨天举 《垂钓》2002,2(7):42-43
水蛭挂钩有三法:1.单钩挂尾部(宽端)吸盘处,露出钩尖倒刺。2.单钩挂颈部(尖端),亦露钩尖倒刺。3.双钩分别挂吸盘、颈部。挂好后,钩饵入水即可垂钓。此时水蛭首尾摇摆不已,身体蠕动,诱鲇很快,且抗小杂鱼闹钩,还可以长时间不用换饵。水蛭为钓鲇首选佳饵。  相似文献   
76.
舍命吃河豚     
符中士 《垂钓》2002,2(7):55-57
河豚,又名玉斑、乌狼,俗称气泡鱼。“舍命吃河豚”这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河豚剧毒,吃不好就会丢命;二是讲河豚味美,值得舍命去吃。  相似文献   
77.
张福顺 《垂钓》2002,2(7):64-64
据一些常用手竿的钓友反映,有些看似超硬调的碳素竿实际上非常软弱。有时一根四五米长、看起来溜直的竿子只拉一条六两来重的小鱼就会弯如大弓,其使用调性甚至还不如超软调的玻璃钢钓竿。我称这种现象叫“碳竿跑调儿”。可碳竿为什么会跑调呢?难道这里有啥岔头儿不成?调性的实质是什么?这种标准到底适用不适用碳竿?  相似文献   
78.
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这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情,记者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同的报道模式,这些模式指导着记者的写作方法,并影响着记者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从受众一方来说,同样报道模式的新闻读多了,自然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那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呢?一、跳出事情本身之外。新闻报道切忌就事论事。因为就事论事,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事实,写出的报道就像一个模子制出来的,大同小异,很难有新意。苏轼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79.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