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教育   1565篇
科学研究   63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空白”,这样将有利于学生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真情注入“空白”、探究“空白”,学生的语言就会得到发展,情感世界就会得到丰富。  相似文献   
92.
张文 《教育文汇》2006,(8):49-49
中国山水画在构图方面,善于将复杂的自然景物加以高度提炼和浓缩,化真境为画境。为了突出艺术形象的典型性,画山常常只取山之一角,写水常常只取水之一涯。因为所舍甚多,所取甚略,因而留下了大量的“空白”。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有一叶扁舟荡于江上,一个渔翁独坐舟中,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却渲染出江面上的  相似文献   
93.
李征宙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4):21-22,35
在比较狭义的范围内,文学作品的“空白”即是对情节和场景作出有意的省略。考察空白艺术的表现形态及美学特点,可分为“跨越式”和“暗示式”两类。作家要遵循艺术规律,摆脱肤浅与平庸,从而实现向艺术真实的高峰飞跃;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能让读者进入到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和心醉神迷的境界。  相似文献   
94.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对诗歌翻译有一定的影响。同一诗歌进行不同翻译有其合理性。同一诗歌翻译的多样性并不是无限的,它受原作品意义空白域的限制,只能在意义空白域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95.
随书光盘的著录与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书光盘作为图书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已成为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随书光盘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随书光盘著录与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只有采用分散与网络相结合的著录与管理模式,才能解决目前随书光盘著录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满足读者要求。  相似文献   
96.
数字图书馆:遭遇数字信息长期存储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美国国会图书馆于1990—1995年间实施了“美国记忆”数字图书馆实验计划。这项实验改变了当代图书馆的生存与服务方式,无限扩延和深化了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从非书资料的编目、流通、数字化、存储等方面探讨了中小型图书馆中对非书资料的管理.  相似文献   
98.
叶弥的小说《猛虎》是一个独特的文本:叙述中大量的空白,形成一种召唤结构;人物间的互相对抗,贯注着探讨人性的意向;主题意蕴苍凉的底色,构筑成现代人类的生存寓言。  相似文献   
99.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来说,其面对的是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正因为如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光盘在英语教学应用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提升教学的乐趣和效率。本文就对光盘辅助教学在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
本认为原始语言是诗性语言,但在实用原则的支配下,语言逐渐演变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有效的交际工具,它的诗意枯萎了,这正是当今诗歌衰微的根本原因,最后,章指出:只有通过虚拟化、陌生化、空白化等手段对事物进行重新命名,才能真正找到诗意再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