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27篇
科学研究   29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正>文题展示小鸟在大树的呵护下,长为雄鹰;鱼儿在大海的照料下,越过龙门;小草在春姑娘的抚摸下,挺直身躯;我在您的指导下,长成参天大树。小鸟有了大自然的翅膀,遨游天空;鱼儿有了母亲的保护,畅游大海;小草有了春天的雨露,钻出土地;我有了您牵着我的手,闯过了一道道关,越过了一座座山!请以"长大的路上,她(他)牵着我的手"为题作文。  相似文献   
82.
窗外     
正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成绩出乎意料得差。眼中霎时充满苦涩的泪水,我不由得把视线移向了窗外……透过明净的窗户,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杉树跃入眼帘:弯曲的树干,干枯的树枝,零乱的叶子,多像一个老妇人——穿着褐里透红的外套,晃动着瘦得可怜的手臂,那头发被瑟瑟的秋风吹黄了、吹落了、吹散了……视线跃过一道长满苔藓的墙,跳出去了。方形的稻田一块连一块,它们有的已披上绿装,有的裸露脊背,深一块,浅一块。田间散落着几栋简陋的农家小屋。细瞧,那农家小屋里升起的缕缕炊烟,轻轻地飘向远方……最显眼的要数那方田里的白房子了,那是  相似文献   
83.
游野三坡     
正经过一天的劳累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野三坡,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步入山中,是一片绿,落叶满地。抬头再看那山峰,峭壁千仞,像一把把利剑直插入云间,分外壮观。野三坡位于太行山与燕山山脉的交会处,是一处新开发的景点,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电视剧《西游记》、《三国  相似文献   
84.
游西塘     
今天,妈妈带我去西塘游玩。西塘是江南水乡古镇,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就是: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特别的美!走进古镇,那小桥流水和古老的民居就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西塘的河水波光粼粼的,一只只乌篷船轻轻  相似文献   
85.
“垕”是平阳话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通过对“垕”的句法、构式分析发现,“垕”主要有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和表持续体的助词两种词性,有时还被看作是兼词(介词十指示代词)。代词、助词和兼词三种意义和功能之间存在着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代词“垕”是中古时代词“许”在南部吴语中的变化形式,助词“垕”来自代词“垕”或兼词“垕”。  相似文献   
86.
空气座多品种、批量生产时,存在产品精度不易控制、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产品结构分析,设计出一套柔性夹具系统,使用该系统夹持,可以提高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同时实现生产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实际工作过程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87.
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无可挽回的消失。  相似文献   
88.
一、递进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不破坏跳箱分腿腾越完整动作结构的前提下,改变器械的高度和长度,变换练习环境,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跳箱分腿腾越技术。教学中学生以自主学练为主,当基本掌握了前一项练习后,方可进入后一项学习,如同上台阶,步步升级,即:1.  相似文献   
89.
采用大吨位吊车直接吊装大型井架的新工艺,不仅可以顺利实现井架的吊装,而且节省了铰链和各种大型临时设施的布置和拆除时间,缩短了工期,为矿井的早日投产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90.
孙西桥  张翔  潘国艳 《科技风》2012,(10):33-36
生物滞留箱,又被形象的称为“雨水花园”,它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由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投入使用,以取代传统的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设(BMP).生物滞留箱是将地表径流储存在浅槽后,再经过植物层、土壤层和砂滤层去除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生物滞留箱具有目前大多数的污染去除技术,如存水区的固体沉淀作用、土壤层和沙滤层的物理过滤作用、植物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及生物修复作用等,同时也可作为城市的景观设施.生物滞留箱可去除污染物并减少洪峰流量,具有造价低、占地少的优点.本文着重于研究生物滞流箱对于洪峰,洪量的削减效果,以及对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具体包括生物滞流箱的原理介绍、去污原理,实验装置介绍,实验分析等几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