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4篇
科学研究   625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煤矿综采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成为体现煤矿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煤机装备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对确保综采工作面各设备协调、连续、高效、安全运行,实现煤炭高效、安全开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综采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结合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梅花井煤矿自动化项目运行情况,深入探讨了煤矿在推行综采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约束,并详细阐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2.
掘进工作面大断面长距离通风技术是减少煤尘、瓦斯等爆炸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掘进工作面中的大断面和长距离这两种因素给通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是煤层开采中急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断面长距离的掘进工作面存在的通风问题,重点论述大断面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技术,以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3.
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对矿井在采煤工作面端头的支护,基本上均采用“四对八梁”的支护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支护方式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移柱时均需工人手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二是“四对八梁”的顶梁一般选用矿工钢或竹字梁,材料强度较低,顶梁容易发生变形,支护强度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面端头支护的要求。因此如能改进这一问题,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端头支护局面将有很大改观,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安全生产性能等。根据以上实际问题,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攻关小组,研制和开发了一种在采煤工作面能够实现自移的端头支护装置并达到了对各类工作面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广泛的社会效益的端头支护装置。  相似文献   
64.
针对鲍店煤矿73上03综放工作面末采及支架回撤期间防灭火技术研究,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防灭火手段,保证了工作面末采及支架回撤的顺利进行,为其他工作面的末采、支架回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1397W掘进工作面的"三按"分析总结,论述了"三按"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工程质量、衔接效率、节支降耗工作的新突破,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
孤岛工作面压力大,给回采及支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从合理设计、优化工艺、科学支护等几方面入手,介绍安全、高效回采孤岛工作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7.
为了实现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安全高效,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在新强煤矿五采区急倾斜煤层中引进了综采工艺,但由于传统的矸石充填沿空留巷工艺不能满足综采的推进速度,且综采工作面不便于从采空区拾取所需充填矸石,因此,需要解决充填材料的选择、充填体的合理留设、充填系统及工艺,开展了急倾斜煤层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相似文献   
68.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井下实际煤层赋存状况,合理布置走向高抽巷,科学治理瓦斯。  相似文献   
69.
炭·峪煤业402综放工作面煤层属中硬煤层,该矿采用煤层高压注水,橡胶封孔器封孔等技术,通过合理确定注水钻孔间距、施工长度和注水时间,对煤层进行高压注水,软化煤质,起到了提高回采率,降尘,及降成本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0.
本文分析了我国倾斜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开采经验,结合张双楼煤矿9307工作面实际情况,针对开采过程中存在设备下滑、支架倾倒、煤壁片帮等问题,通过采取工作面支架防倒防滑、打密集支柱及挂网、安设挡矸帘、防煤滚矸、防片帮控顶等有效的技术安全措施,实现了快速推进和高产高效,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类似条件下的矿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