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862篇
科学研究   59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62篇
信息传播   2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模式演变轨迹的考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以企业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为核心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我国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运用泊松计数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倍差法(DID)等方法,结果发现: 公司引入股权激励制度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股权激励制度能有效降低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相比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的促进程度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大.因此,推行公司内部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充分调动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43.
张帆 《科协论坛》2007,(3):277-277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给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奠定了制度基础。股权激励制度、市场化兼并收购与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施从外部制约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财务决策行为。同时,股权融资偏好将向债权融资转变,股利决策趋于正常化,经营投资决策也将更有利于股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4.
无锡尚德在纽约的上市不仅造就一个中国首富,更让投资它的PE获得十几倍的高额回报。PE除了为中国带来资金、先进技术、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对外经贸争端中发挥缓冲作用,并成为政府投资机构及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的策略伙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5.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基本命题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梅 《预测》2007,26(6):27-30
不同的公司股权结构决定了一国不同的公司治理命题。在美英国家公司治理问题是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冲突问题,公司治理改善的讨论和政策措施也在于加强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美英之外的世界上的大型公司都具有集中股权结构的特征,它们的首要治理问题是限制控制股东对少数股东的盘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而被放大,出现异常复杂的情景。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消除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异化现象,推动股权结构改善,明晰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对ESO的定义及其发展引出正文,着重阐述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际推行中遇到的来自法律、政策、会计制度、市场及公司内部结构等方面的障碍。以此真诚希望政府和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能够趋利避害,为股权激励的发展拓宽道路,使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47.
《神州学人》2011,(9):2
为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常州市推出"龙城英才计划",围绕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新兴产业,以更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主要支持政策(一)领军型创业人才可享受的特别支持政策1.A类项目。经技术评审,对技术达到国际同行业前沿水平、具有突破性产业发展前景,并且获得项目合作的重点企业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48.
我国法律对股权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股权的性质有所有权说、债权说、社员权说、独立民事权利说等四种观点,本文对这四种观点进行评析,认为股权是与物权、债权和人身权相并列的一种新型的独立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