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526篇
科学研究   52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2007年11月20日,注定是一个被生物学界记住的特殊日子,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和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的2个独立研究小组在这一天分别在美国《科学》杂志和《细胞》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宣布已成功地把普通的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了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新型“万能细胞”。由于这一细胞实质上就是借助基因工程将一些特殊的基因重新编排进人体皮肤细胞,诱导该细胞成为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所以又将这些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这一被学界称为生物科学“里程碑”的重大突破,有望帮助各国的科学家绕过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分争,为医学应用打开大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利用1.5T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监测活体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前后纹状体区的神经代谢变化,以探讨1.5T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评价MSCs移植术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正常大鼠,以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右侧)损毁制备偏侧帕金森病模型。在活体状态下,分别于造模后3周、MSEs移植后4周及8周应用Philips1.5T临床型磁共振仪扫描,对双侧纹状体区进行^1H—MRS采集,分析该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比值变化,同时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利用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黑质致密部(SNc)神经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SCs移植后8周组(C组)大鼠损毁侧(右侧)NAA/Cr比值与未处理组(A组)和MSCs移植后4周组(B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B,C组损毁侧Cho/Cr比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且分别明显低于其对侧(P均〈0.05)。B,C组旋转圈数分别较A组低(P均〈0.05)正组旋转圈数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三组损毁侧SNCTH阳性细胞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1.5T磁共振波谱可以作为一种活体无创性检测方法,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区MSCs细胞移植疗效进行动态监测而作出有价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3.
《生物学教学》2010,(1):75-76
据2009年7月24日《新民晚报》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凡一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用黑鼠皮肤细胞培育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育出了27只小黑鼠,相关研究结果已于7月23日由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在线作了报道。同一天,另一国际权威杂志《细胞·干细胞》在网上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博士及其同事的论文,报道了科研人员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培育出的iPS细胞,培育出了一只小鼠。《自然》杂志的在线报道中也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向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s,CM)分化。BMSCs能通过取代缺血坏死区的心肌细胞,在损伤区域形成毛细血管,修复损伤的细胞外基质,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作用机制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目前BMSCs在实验与临床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并且在基因组织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BMSCs的应用与治疗心血管疾病做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为探索BMSCs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最有前途的"种子"细胞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5.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雌雄配子(卵和精子)以及早期胚胎。这部分内容常与必修教材中配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动物的个体发育及其生命活动通过激素的调节以及选修教材中动物细胞的培养、转基因动物、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考查。在高考中本专题的常考知识点主要是:①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②胚胎干细胞的移植;③胚胎工程的应用。现结合经典例题,将本专题考点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6.
1.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相似文献   
147.
近日,第二军医大学胡以平课题组经过4年艰辛攻关,实现了小鼠成纤维细胞向肝干细胞分化的重编程,并证明了通过这种重编程方法所产生的肝干细胞具有与活体内自然存在的肝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细胞—干细胞》上。  相似文献   
148.
据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消息,近一年内,世界上首批采用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与筛查(PGD/PGS)的试管婴儿在该院相继诞生,共有15对夫妇生育了17个非常健康的孩子。7月8日,我国学者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欧洲生殖医学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人体干细胞转化成了功能性的肺细胞和呼吸道细胞。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肺部发育、构建肺部疾病建模、筛查药物并最终制造出可供移植的肺部器官。  相似文献   
150.
赵同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免疫学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博导。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免疫原性及人颗粒酶K介导的靶细胞杀伤研究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在Nature,Proc Natl Acad Sci USA,Cell Death Differ,Trends Cell Biol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论文它引500余次。现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多项科研课题。主要从事多能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根据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35岁左右的青年人才是最具激情,最富有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