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22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探讨了地处青藏高原上的共和盆地,自全新世以来,地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特征,详细地分析了盆地干旱特征的成困,指出了除青藏高原自身隆起,导致西风环流影响分布的因素和盆地地形构成的干旱地理环境外,造成共和盆地目前大面积草场沙漠化的原因与人为因素有关。同时,该文也为二十一世纪我国西部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序列及盆地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序列为研究重点,总结了该盆地下白垩统的岩石地层序列,分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自下而上共包括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伊列克得组以及大磨拐河组四个组级地层单元。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多方面资料的综合解释,总结讨论了拉布达林盆地构造特征和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概况,将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充填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了早白垩世拉布达林盆地形成演化的区域构造背景。上述认识对深化拉布达林盆地的基础地质研究及对盆地的油气远景评价与勘探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新疆兵团农四师地处天山西部北坡山区的伊犁河谷,东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达坂,西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北、东、南三面环山,与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隔天山相望,是一个有多民族成分的边境师,全师有21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2.06万.  相似文献   
84.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是该地区主要的产油层,也是典型的低孔、低渗透储层。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环县地区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长8划分为四类储层,并计算了各类储层的面积,为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入认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泌阳、南阳凹陷是在秦岭褶皱带基底上,燕山晚期发育起来的以古近系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凹陷,具有形成沉积区传导型地热资源的良好条件,石油勘探开发实践证实本区地热资源丰富。本文在叙述本区地热资源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石油勘探开发资料进行普查、对部分老井进行井温测井、新钻井应重视综合录井中钻井液参数、开展离子色谱录井等地热资源勘探方法。结合本区石油勘探中地热资源情况,提出了利用采油井产出水地热资源、充分利用报废井、加强规划综合利用、重视资源保护等开发思维。  相似文献   
86.
盆地的聚煤作用能很好的反映煤层的分布特点,通过盆地区域构造背景、盆地演化、古地理环境系统分析,研究盆地的聚煤作用及煤层分布特点,对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采煤方法及开采工艺的确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正>李德生长期致力于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他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地球科学工作者之一,又是渤海湾油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完成者。他的足迹遍及国内主要含油气盆地和重要油气田,他参与了历次重要的石油大会战。  相似文献   
88.
"盆""山"耦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根耀(已退休)。回顾"盆""山"耦合十几年里走过的历程,可一言蔽之曰:不断迎接挑战,才能持续创新。"盆""山"耦合在上世纪末基本构建起理论框架,新千年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怎样具体地用于  相似文献   
89.
罗群博士主持的“陆相盆地断裂控藏机理与模式”课题属地球科学的资源勘探领域,是在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下,经过十五年刻苦攻关取得的有关油气成藏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成果主要包括断裂对油气藏形成、演化和分布控制作用的研究、断裂控藏模式的建立及断裂控藏规律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大量地质统计分析、野外地质调查、物理模拟实验,结合18个陆相盆地40个典型油气藏形成、分布及其与断裂活动的关系深入剖析,在断裂与成盆成藏、断裂与生储盖组合关系、断裂优势运移通道、断裂带分带性及其对油气运聚效应影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我国地质“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断裂控盆控藏理论体系——断裂控烃理论,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陆相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夏秋洪涝、冬春缺水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西南高原盆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城市雨水利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的科学计算是该区域城市雨水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而西南城市气候、地形特点,决定了其雨水资源潜力计算模型应从城市建成区和城郊集水区两个部分构建。运用这一模型,结合昆明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及降水资料,计算出昆明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可以看出,昆明市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较大,合理利用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对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